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面對群眾關心的問題,政府絕不能只滿足于信息公開,還要用更大的精力去做宣傳和解釋工作。用權威的、專業的信息及時填補群眾的知識空白,免得疫情尚未出現而群眾先慌了手腳。
從近日各地的新聞中可以看出,“聞雞色變”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不但活禽交易量大幅下降,一些加工雞鴨的餐飲店甚至已關門大吉。群眾抱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理,自覺地遠離禽類和禽肉制品,這個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政府部門在積極應對疫情的同時,不要忽視基本的科學和理性。不必要的恐慌只會添亂,甚至可能制造比疫情還要大的麻煩。面對群眾的恐慌,政府部門不僅要及時公布疫情,還要做好解疑答惑的工作。
經歷過十年前的“非典”,信息公開已經深入人心,政府部門也嘗到了公開的好處。這次疫情出現之后,國家衛計委要求在已報告確診病例的省份啟動疫情信息日報告制度,這個制度至今落實得都很到位,出現疫情的省份都能及時報告和公布相關信息,并沒有把疫情看做地方的負面信息。但是,也要看到,這次疫情仍有很多未知數,比如病毒源在哪里,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危害,怎么預防才有效,這些問題比疫情數據更受群眾關注。現在,民間很多自發的預防都給人“情急亂投醫”的感覺。江蘇、北京等地公布完中醫藥預防方案之后,不少人自行判斷、照方抓藥。根據專家的說法,這些方案其實主要針對與禽類密切接觸的人群以及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也就是說,大多數人不僅不需要服藥,還可能因為濫用藥物,先損害了自己的健康。更為荒誕的是,還有養殖專業戶為求心安,給雞喂食板藍根。
由此可見,面對群眾關心的問題,政府絕不能只滿足于信息公開,還要用更大的精力去做宣傳和解釋工作,用權威的、專業的信息及時填補群眾的知識空白,免得疫情尚未出現而群眾先慌了手腳。雖然,很多專家都表態,禽肉煮熟之后可以放心食用,而消費者不理性的過度反應正在重創禽類養殖業,這個代價遲早又會轉移到消費者這邊。不以科學和理性做指導的防護手段往往都是成本最大而效果最差的。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