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荒”作為這幾年鄉鎮企業經濟運行中的一大難題,主要表現在部分地區和行業用工緊張,員工素質普遍偏低和人才匱乏,不適應技術創新型企業的發展要求。據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沿海資源相對缺乏、兩頭在外的經濟大省反映,今年以來勞動力不足的矛盾一直比較突出尤其是隨著一批新項目竣工投產,紡織、服裝、電子、機械制造等行業對熟練工人和技工的需求激增,缺口很大。
鄉鎮企業人才問題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從業人員主要來自農村,這就決定了整體受教育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員工占一半左右,直接導致了鄉鎮企業后續發展動力不足。二是嚴重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由于鄉鎮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資金實力不足等原因,吸引高素質人才還存在一定的困難,缺乏優秀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高級技術工人。由于人才流動性大,多數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投資比較慎重,再加之企業發展較快,人才需求量大且時間緊,所需人才更多的是從人才市場招聘,不能真正將人力資源投資作為企業基礎性投資看待,忽視了企業自身、對人才的長期培養。三是留住人才難。有資料顯示,以各種形式招聘到鄉鎮企業的各類人才平均供職時間僅2年左右,人才流失問題較為普遍,給企業的穩步發展造成一定影響。大多數企業沒有真正把人才與企業利益聯系在一起,造成人才與企業整體利益割裂,形成招來了走,走了再招的惡性循環。留住和使用人才已是鄉鎮企業當前需要解決的一件大事。
企業順應市場需要,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開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創造效益增長點,可為自身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但是,不少企業由于技術設備和工藝落后,管理混亂,環保和安全問題較多,很多企業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而被關停,企業成活率低。此外,低水平的重復建設現象在一些地區仍然存在,特別是在冶金、建材、煤炭等能耗高、污染大且利潤相對豐厚的行業表現得尤為突出。盤點上半年大多數鄉鎮企業面臨的問題,節能降耗、產業升級要有新措施已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