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材料1
相關研究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農民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較差;社會保障制度沒有覆蓋農民和農民工。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城市發展中實行土地剪刀差,農民土地雖然是集體所有,但實際上村集體并不能買賣,只能由政府買,而且由政府定價。政府征用、征購農地之后,再將使用權出讓給企業,政府從中獲得了巨額剪刀差,投入到城市建設等方面;企業在以后的出讓、轉讓、開發等經營行為中賺取巨額利益,產生大量的富豪。城市居民通過購買房地產,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有的還隨著土地的升值,獲得了財富的增長。實際上,地方政府和企業,一直到購買房地產的城市居民,正是利用這一剪刀差制度,分享了農民土地的商業價值。
這種做法以低價的代價和很高的效率促進了快速的城市化。隨著城市房地產的發展,政府從中賺取的土地差價越來越大,時至今日,土地財政已經為各級政府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由此也給社會的和諧發展,尤其是城鄉統籌發展,帶來了不少問題。在政府和農民處于市場不平等地位的情況下,盡管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價值日益顯現,農民的利益卻沒有能隨著城市化的進展同步增長,反而受到損害。
近年來,中央十分重視三農問題,致力于保障和擴大農民利益,比如延長農民土地承包期,不斷提高農民種田補償標準等。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應當考慮采取各項措施,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工業發展了,可以反哺農業。社會財富積累到了一定階段,發展的主要任務就要轉到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社會和諧、公平,促進全面現代化等方面。
材料2
近年來,在曾經以包產到戶聞名全國的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村民們自發地搞起了新的合作社模式。65歲的老農嚴金昌是當年秘密在分田到戶協議上摁下紅手印的大包干帶頭人。他和幾戶農民一起,把自己當年冒著坐牢風險分到自家的田地租給上海一家養殖公司發展生豬養殖。公司請嚴金昌擔任這個占地200多畝的現代養殖場的管理者。農民們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則接受了這家公司的聘用成為企業員工。嚴金昌說:我們飼養的高山特色風味豬,直接銷到上海的大型超市,價格是普通豬肉的兩倍。員工每月領取800元左右的工資,再加上每畝地一年500元租金以及一定量的年終分紅,一年少說也有兩萬多元收入,這可比種地劃算的多。糧食種的再好,一畝地一年的純收入也超不過500元。
材料3
作為河南信陽市種糧的能人和高手,柳學友也是土地流轉的大戶。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老柳就開始承包土地。那時,他聯合一幫種田能手遠赴新疆、河北、天津等地,曾把上萬畝荒地改造成良田,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4年,腰包鼓鼓的老柳回到信陽縣老家。他沒有把資金用在買房蓋樓等家庭消費上,也沒有用來開商店、建工廠、辦實業,而是干起了老本行,繼續聯合一幫種田能手承包土地,進行農業開發。他們投資上千萬元,把家鄉息縣數萬畝地(包括部隊農場和鄉鎮拓荒地)承包下來,通過平整和改良土地,推廣良種、科學管理等措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老柳自己承包的400多畝地,畝產均超千斤,當年獲利數十萬元。目前,他已陸續簽下3000多畝地,年收入上百萬元。
材料4
重慶市長壽區麒麟村宗勝果品有限公司是農民辦起來的。入股農民有著多重身份,既是農村集體成員,也是公司股東。同時,他們還在公司工作,像城里人一樣,領取一份應得的工資。43歲的董事長余安全說:成立公司,完全是形勢逼出來的。1998年,余安全先生是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試種柑橘,而后逐漸擴大規模,發展到周圍村民的幾十畝地。余安全的示范帶動了其他村民也開始種果樹。然而,他發現一家獨戶的種植方式很難形成規模,水果的質量也難以標準化,而變化莫測的銷售市場就更難把握了,進而拿土地當股份的構想開始出現。2005年,在鎮領導支持下,余安全就提出這一構想??吹接喟踩粌H把自己租來的上百畝地全押上,還拿出了5萬元現金,村民們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紛紛表示愿意加入。石堰鎮黨委楊書記說:新鮮事物搞不好會帶來隱患。為了防范風險,最終我們決定在508戶的514畝土地上進行試驗。
如今,地有了,柑橘苗也有了,但樹苗從種植到結果需要5年的周期。這5年的管理養護費用如何解決?雖然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市分行愿意提供貸款,但麒麟村村民不能借款。他們必須注冊公司具備法人資格。通過反復動員,從村民中選出符合我國《公司法》規定的股東人數,長壽區政府承諾財政貼息,擔保公司(恒河公司)提供擔保,重慶市工商局最終同意特事特辦。2006年3月,宗勝果品有限公司在麒麟村掛牌成立,余安全當選公司董事長,514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評估作價253.42萬元,貨幣資金25萬元,后者由麒麟村508戶農民和恒河公司共同投入,共擔風險。
在楊書記看來,麒麟村的試點效果明顯。宗勝公司對土地進行統一經營管理,恒河公司提供技術培訓與技術支持。6萬株柑橘苗成功種植下去后,成活率接近100%。根據估算,等到柑橘掛果的季節,每畝土地每年的產值將達到4000元,除去成本,每畝地的收入有2000元以上,而過去每畝地每年的收益只有250元左右。無疑,農民的純收入將大大增加。
材料5
部分農村問題專家關于土地流轉問題的觀點摘要:
A先生指出,中國人多地少,土地跟日本相似,對于土地流轉,要有一定的條件和限制,應當制定擁有土地最高限額和最低限額。擁有土地的最高限額,日本規定是3公頃/人。我們也應該建立相應的制度,具體多少根據情況來定,目的是防止土地過于集中,把土地流轉可能產生的弊端限制到最小程度。同樣,也必須規定擁有土地的最低限額,土地已經減少到口糧面積的標準,只有二分地、一分地這樣的農民不準再出讓土地,確保安全。
B先生則認為,政府征地與土地流轉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可以改變土地用途,后者則必須農地農用。在改革過程中,必須探索一條滿足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用地與保護耕地政策相協調的新途徑。要規范政府和企業的征地行為,政府除了公益事業需要征用農地外,不得以其他名義征用農民土地進行招拍,從中獲得高額土地差價收入,侵占農民土地利益。
C先生強調,目前農村居民點占地4億畝,許多農民的住房方式造成大量土地浪費,如果將農村富余人口遷入城市居住,大量宅基地可以還原為耕地,彌補因城市化需要而占用的農村耕地缺口。他援引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2005年東部地區有5%~10%的農民在城www.gwyzk.com市購房,大約有1500萬戶宅基地處于閑置狀態,浪費嚴重。今年杭州等地出現了用全產權農民公寓換取農民宅基地的做法,他認為這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材料6
2006年3月,成都市溫江區制訂了《關于鼓勵農民向城鎮和規劃聚居區集中的意見(試行)》和《關于放棄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參加社會保險實施細則(試行)》文件,該市農民變市民的三保障、兩放棄試點工作正在啟動。
所謂三保障是指:農民變市民需要三個保障條件,一是能夠在城市的二、三產業就業;二是在城市擁有自己的住宅,家屬能夠在城市居住;三是能夠享受城市居民享受的社會公共服務。所謂兩放棄是指:農民自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可在城區集中安排居住,并享受與城鎮職工同等的社保待遇。
三保障和兩放棄互為條件,農民有了三保障,必須兩放棄;要農民兩放棄,就必須給農民以三保障。這里,農民變市民實際上是一種物質和身份的變換,即農民以承包土地換城市的就業和社會保障,以宅基地換城市的住宅。
試點過程中,共有4700多戶農民報名參加,這一數額遠遠超出了預計。
為此,溫江區農村發展局制定了兩個限制調價。
其一,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必須達到5000元以上,其中80%以上來自非農產業。這樣,他們自愿兩放棄后,能夠承受城鎮居民社保的繳費水平。
其二,在如下區域內居住的農民優先考慮:城區規劃的優先發展區、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即將延伸的區域,在拆院并院過程中整體成片集中區。
材料7
2007年10月1日起,浙江嘉興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正式實施。該辦法共有以下幾點特色:
一、《暫行辦法》設計的是一個低門檻。農民、城鎮居民中未參與保險的,以及非本市戶籍但已經取得暫住證的外來人員,年滿16周歲至60周歲,都可以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因此,嘉興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的地方城市。
二、《暫行辦法》得到政府財政支持,市政府每年財政補貼達3.6億元。
三、《暫行辦法》特設了多種繳費基數,城鄉居民可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參保,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政府補助的力度加大,這與一些地方實行城鄉居民參保以個人交納為主形成了鮮明對比。
材料8
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杭州、嘉興、義烏、溫州、臺州等地建立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區的決策部署,明確要求嘉興加快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以兩分兩換為特點的改革措施開始實施。所謂兩分兩換就是把宅基地和承包地分開,搬遷和土地流轉分開;以宅基地置換城鎮房產,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社會保障。嘉興市委書記陳德榮指出,我們推行兩分兩換的出發點是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拓展發展空間,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但是農民群眾對這項改革的理解接受程度如何,需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民意,以依法、有償、自愿為原則,有序推進。
嘉興的城市化水平相對滯后,有50%以上的農民住在農村,一方面占用了大量非農建設用地,同時由于分散居住,各項城市基礎設施很難向這部分農村居民覆蓋。在兩分兩換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嘉興市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拷鞘兄苓叺牡貐^,進行集中的公寓再安置;有些則根據情況一地集中遷建;一些較偏遠的地區,需要翻建的,可以通過政策引導,集中到市鎮上來。原則上不同區域實施不同的政策。嘉興的目標是,力爭到2012年,嘉興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農民,實現向城鎮和中心村聚集,流轉土地面積100萬畝以上,50%左右的農民實現規模化集約經營。
材料9
近幾年,江蘇昆山市工業化、城市化和經濟國際化三化發展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通過工業反哺農業,昆山現代化的規?;a和集約化經營也名列蘇州市前茅。
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方面,昆山市對農民流轉土地按市、區(鎮)兩級財政每年每畝補貼400元,預計今年補助金額超過8000萬元。目前,昆山流轉入股土地面積20.59萬畝,占現有耕地面積的81.8%。先后組建了12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和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009年,昆山城鄉一體化的低保標準提高到了每月410元。
花橋經濟開發區、張浦鎮、巴城鎮、千燈鎮是試點先導區,目前,各鎮正結合各自實際制訂三年實施計劃。例如,花橋即將開工建設兩大農民集中居民區,8000多戶農戶中將完成拆遷7000多戶;千燈鎮已完成半數農戶的拆遷安居,近3萬畝農田已流轉99.7%,農民保底租金收入每畝每年600元。巴城鎮56%的農戶已集中居住,8.2萬畝基本農田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大舞臺。
蘇州市委書記徐建明強調指出,昆山市三化發展充分,要大膽創新謀求更大突破。要在制度上創新,探索各種有效的改革措施;在體制機制上創新,搭建平臺,實現市場化運作;同時要嘗試推進區鎮合一,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