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研發工作總結】
工 作 總 結工作 3 個月以來,在上級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在公司同事的熱情幫助下,我 對目前所從事的新藥研發工作有了一個較清楚的認識。在我到公司上班的這 3 個月時間里,我學到了很多,下面就我在這 3 個月時間里的工作做一個總結,并 將未來的工作計劃及思路向各位領導做一個匯報,以期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使自 己在未來的的工作中能揚長補短,為今后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及思路,提高工作效 率及效果提供依據。
工作總結
(1)在實驗技能方面,初到公司,公司給我們安排了指導人,詳細講述了 各種試驗儀器使用應該注意的事項, 使我在后面的工作中能熟練快速的使用各種 分析儀器。
目前這方面塊的基本知識已經掌握,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的加 強各種分析儀器的維護及使用方面知識的學習。
(2)在項目研究方面,通過 3 個月的工作和學習,在領導的指導和指導人 及同事的幫助下, 我對項目研究方面的知識有了整體的認識。
對質量標準的建立, 分析方法的驗證,申報資料的撰寫等各個方面的研究都有了較深刻的認識。
(3)具體工作方面,通過對 AB 和 DCR 這 3 個申報生產的項目資料的整理 工作, 我對項目研究過程及資料整理方面有了深刻的認識。相信這也會為以后的 工作打好一個基礎。
(4)此外,通過部門組織的一些活動,增進同事之間的交流,讓我們在新 員工工作之余能更快的融入公司這個大家庭。
工作計劃 (1)繼續努力熟悉儀器使用方面的細節問題,爭取做到能夠及時發現問題 及解決問題,避免因儀器問題而影響實驗工作的進度及準確性。
(2) 努力學習藥物分析研究方面的知識和技巧, 養成更加嚴謹的思維方式, 在試驗方案設計方面能夠考慮到研究的整體性及全面性, 及時學習最新的規范性 的知識法規,同時,在整理撰寫申報資料時不斷總結經驗,注意到書寫格式、規 范性及完整性等方面的問題。
(3)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力爭做到在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時,盡快提高自 己的能力,使自己取得長足的進步。
(4)注重同事間的交流,像經驗豐富的同事多學習,并不斷對工作進行總 結,注意平時的積累。
公司給我們提供了寬闊的發展空間, 我們的夢想有多大, 這個舞臺就有多大。
在前進的路上也許風雨兼程, 也許荊棘叢生, 但是只要我們堅定信念, 自信自強, 努力工作,一定會在未來的路上克服困難,收獲陽光雨露。
【醫藥研發工作總結】
2013 第三季度在今年的第三季度伊始,我已經來公司滿兩年了。在這兩年的工 作學習中,有了很好的提高,大學中學習的理論知識、工作中增強的 實驗技術能更好的的加以融合后,逐步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領會分 析工作的核心。在第三季度中,我一如既往認真工作,接觸到了許多 新儀器,學習到了許多新知識,接觸到了新的項目,不斷努力,完善 自己的專業技能。
這一季度,XXXXX 原料藥質量提高項目基本完成,注射液改變 滅菌工藝申報的穩定性實驗也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中,完善實驗數據, 整理實驗報告及圖譜。在進行常規的 XXXX 原料藥以及注射液分析 之外,把重點逐步移向 DDDD 的質量分析工作。這是第一次獨立接 觸全新的項目。
DDDDD 作為一種類高分子藥物, 其溶解性能非常差, 與熟悉的 XXXX 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我工作中的一項挑戰。在初 步的實驗方法摸索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 從初步查看材 料,到實驗試劑的申購,再到實驗具體方法的進行一步步走來,獨立 實驗的能力、實驗操作的水平都有了提高。特別是其中一個殘留的項 目,因其限度非常低,標品的峰不能達到檢測限,為提高其信噪比, 在 A 老師和 B 主管的指導下,先后改變了溶劑組成、進樣方式等多 種條件,雖然目前問題尚未解決,但在解決問題的工程中,真正體會 到了解決問題的樂趣。
因項目的需要,在具體的實驗應用中再一次學習了梅特勒-托利 多電位滴定儀。其中以結束中點的判定為關鍵點。首先設定條件保證1/2 樣品過滴定,為確定重點,可在被滴定液中添加指示劑。通過過滴定 數據,及二階函數的計算,確定突越范圍、突越個數及閾值。電位滴 定的突越可能不穩地, 可采用不同判定方法確定準確的突越是滴定劑 的添加量。有時突越不明顯,一個要減低閾值,這時要注意其他不穩 定突越,以免造成誤差,一個要改良樣品的溶劑組成和加大攪拌力度 與時間,以增大突越閾值。期間還有主管進行的高效液相色譜的培訓 及考試,在這次內訓中我發現對于色譜的具體操作逐漸熟悉掌握,但 一些基礎本質的理論指導不清楚或還有混淆,需要進一步的學習。
回顧這一季度及整兩年的學習工作,從一開始的磕磕絆絆,到現 在工作起來比較得心應手,這其中有自己的認真努力,更離不開公司 及工程中心這整個大家庭給我提供了一個成長的平臺, 讓我在工作中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慢慢的提升自身的素質和才能。做好事不留名的雷2/2
【醫藥研發工作總結】
藥品研發工作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分析篇 生活中一樣的體會:求職的遍地都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公司 急需人才卻找不到合適的人。
下面就一些分析工作中的心得體會與大 家共同學習,特別是求真鉆研的工作態度。對比我們自己的工作希望 能有所啟示和幫助。
片段 A 分析工作人員按大類分有儀器分析試驗員、有化學分析試驗員; 不同崗位的有非研究性的如藥廠里 QC- 分析試驗員,研究性的如新 藥分析研究員,儀器分析工程師等等。很多人認為都是分析試驗工作 只是名稱花哨,不過以我而言,名稱不同工作職責和要求就不同,名 稱相同而不同的單位又可能不同。
這里就非研究性質的一般分析試驗員,如 QC;研究性質分析試 驗員,如新藥分析研究員,分析工程師等和大家討論一下個人看法。
1,非研究性質的一般分析試驗員,如 QC。要求熟練掌握常規的 分析試驗技能,至于試驗方法,不管是內控標準,還藥典什么的法定 標準,反正就是有現成的標準和方法,所以有部分人覺得在藥廠的地 位是必要而不重要, 一般來說本科及以上的在這個崗位都不會安心塌 實待多久。
2,研究性質的分析試驗員之新藥分析研究員,研究性的,大多 稱之為分析研究員、質量研究員。理論方面具備分析化學、藥物分析 的分析原理和方法,如滴定分析原理及計算,標準滴定液的配置及標 定,光譜、波譜理論等;法律法規方面熟悉新藥申報相關法規、指導 原則、藥典相關知識等相關知識,如果是做國外的還需具備一定外語 水平;計算機相關能力,如熟悉一些藥學軟件使用 chemoffice,數 據處理軟件,文獻查閱能力等;實驗技能方面具備一定的設計試驗方 案和處理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能力; 其他就是撰寫實驗原始記錄 和申報資料。另外在工作中(我是做儀器分析)積累經驗,鍛煉實驗 室及儀器管理和維護能力。
如果是做 CRO 化學定制的分析研究員 (我們單位稱之為分析工程 師),理論方面:法規的東西,相對少一些,但實驗性、研究性更強, 接觸化學物種類更多, 由于需要配合合成研究員, 很多東西是未知的, 所以通常需要一定有機化學和藥物化學知識, 對分析基本理論和試驗 技能也要求更高,工作中經常遇到需要解譜,還需要了解化合物的 M SDS 和更多的實驗室安全方面的東西,當然公司會對進行 EHS 培訓; 還需要儀器維護能力(在工作中積累)。
當然,以上的都很大很綜合性的,很難有人能成為這種萬金油, 所以我覺得不好分級。但只要有濃厚興趣和很強的學習能力,若能掌 握得很好很小的任意一兩個方面, 獨擋一面, 例如
溶出試驗能像 “分 析里面的溶出試驗板塊”的謝沐風老師那樣;HPLC 的使用和維護獨 擋一面;解譜是個人專長等;應該叫骨灰級了。
片段 B 質量標準中的顏色問題: 1、在中國藥典附錄里面有顏色比較的附錄,詳細介紹了原理和 操作細節。關于樣品顏色比較,提供了基準物質、標準儲備液和標準 比色液的詳細配置方法。但是,藥典有一個小的缺陷,就是缺少這些 標準比色液色號和具體溶液顏色的對應關系。經過檢索,發現中國藥 典大部分標準都在標準中詳細介紹了具體操作或者具體色號。
例如,二羥丙茶堿標準中規定:在中國藥典里面,按照這樣規定和描 述,檢驗中不會出現問題。
2、BP/EP 中存在的問題:我發現 EP/BP 中多個產品,在附錄里面規 定的內容細節和 CHP2005 類似, 也是介紹標準儲備液和標準比色液配 置細節,對于無色溶液,也規定了比較要求。但是仔細閱讀某些品種 個論,就會發現比色項目中,沒有提到具體的需要的比色液色號,而 僅僅是溶液顏色描述。
例如
solution is not more than slightly yellow.為了確認符合 slightly yellow,需要和幾號比色液比較呢?BP/EP 里面沒有具體 介紹,藥典起草指南里面也沒有。為此特致函 BP 委員會,結果呢? 看看回復
Dear XXX:I cannot answer your question at present because our laboratory will need to carry out the tests and compare the solutions with the colour solutions.
At present if you r solution has very little yellow colour then it passes the test. Regards 著名藥品標準,在這樣的項目上都如此馬虎,我們工作中確 實需要多問幾個為什么了! CHP2005 中比色液號碼按照從小到大,顏色依次加深;而 BP/E P 中,正好相反。特此提醒。
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講的就是批判和懷疑精神。分析 工作中既涉及原理,也包括很多操作細節。如果我們不放過每日工作 中的細小問題,逐漸的就會成長為行業的優秀人才。這條道路,每個 人都在走著,就看誰堅持下去。
片段 C 凡是多想個為什么,去理解這份工作。剛工作時,不知道“干燥 失重”和“水分”的差別,當時唯一能提供的參考資料就是 CP,CP 上也沒說明區別,其實也是自己沒有認真看附錄,后來看了 USP 后才 明白,然后再看 CP,才知道,自己看書不仔細。后來,做一個產品 的檢驗的時候發現:它的“干燥失重”的標準不是常見的:“應小于 ××”,而是:“××-××”,是個范圍。為什么呢?查閱很多資 料,在《中國藥品標準工作手冊》上發現,有這么一段
“干燥失重” 系指按照附錄的方法,在規定的條件下,測定藥品中所含能被驅去的 揮發性物質,既包括水,也包括其他揮發性物質。“水分”,則指用 附錄的方法(主要是第一法)測得藥品中的殘留水和結晶水的總和, 但不包括其他揮發性物質。
由于測定含量通常以稱取未經干燥的供試 品來進行,而在含量限度中,為了能真實反映質量,規定干燥品或無 水物計算該項在藥品標準中一般均應加以規定, 尤其是對具有吸濕性 或含有結晶水,以及因含水過高將影響其穩定性的藥品。關于限度的 規定:當供試品含有結晶水,并因風化失水過多將影響用藥的劑量, 應制訂高低限度的范圍?!痹偃ゲ楫a品的質量標準,果然該產品是含 有結晶水的。由此自己的認識就逐步加深了。
片段 D 實際上, 我認為實踐才是讓您成為一名優秀的分析人員的必要條 件, 再加上個人的善于思考, 分析總結的優良品質。
記得剛工作那會, 我們仿制一個大輸液,其中有一個鑒別,是用 TLC 法的,我以前從未 做過 TLC,在去武漢出差時就自己買了硅膠,玻璃板和點樣毛細管, 當時記得硅膠應該是 100 目的細粉, 自己親自制板, 涼干, 然后配液, 展開,顯色,但是就是沒有斑點,我就查閱了相關的工具書:現代色 譜法及其在醫藥中的應用,作者:孫毓慶編;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 社出版日期:1998 年 11 月,知道了薄層板原來是要活化的,我再將 板活化后點樣,果然成功了,當時,還是挺興奮的,因為,這些是我 獨自完成,而且,據我所知,我們公司雖然有展開槽什么的,但是那 些化驗員從來沒做過。
片段 E 其實一個實驗員的成長是分成很多個步驟的,不是速成的,我個 人的感覺是關鍵要看人,是不是能耐得住這份經常很枯燥,小問題 N 多,提高很慢的工作。其實不管其大學畢業是學什么的,只要扎實肯 干,頭腦靈活就一定能成為行業的高手的。 實習的時候,那時啥都不會,液相沒摸過,移液管也不會用,紅 外和氣相那更加是看都沒看見過。新去一個單位么,首先要態度好, 姿態放低,做事勤快,才能學到東西。畢竟每個地方不管是規矩,還 是做事風格都是不一樣的, 盡快融入其中才是最重要的。
學做實驗么, 最好是自己看操作規程(標準)一遍,腦子里面想一遍怎么做,然后 仔細看人家做一次(沒人教就去網上查吧),然后自己做一次,要是 沒成功,就把上面的步驟重新來一次。
我也來淺淺談一下實際操作過程中的經驗吧
1、移液管在移取后一定要注意放液速度,倘若做一組平行試驗,那 就要保證每組放液速度一致,同時,放液速度最好不要太快,這樣管 壁殘留過多,體積就會不準。有些同學心急會拿洗耳球吹它,這樣是 不對的。放的越慢,管壁上的的就會都給帶下來,這樣比較準。而且 個人經驗覺得手干時放液比手濕時好控制。
2、天平的維護很重要,經常有人直接就把燒杯放進去,調好刻度后 往里到樣品。經常稱質量過大會使天平不準。
3、紫外需要開電源后預熱,盡管老生長談,還是有人會忘。
4、毛細管電泳時盡量樣品濃度不要太大,不然會堵柱子。
5、氣相時快進快出,不然針尖殘留液的揮發量不一致,就導致結果 的不一致。
6、PH 計一刻也不能干著,一定要保持水潤的環境,盡量在 2-8 之間 測量,太大或太小的 PH 就不準了。 作分析有很多瑣碎的小地方都需要注意。上面都是色譜質譜系 列,另外還有滴定、比色、熾灼、旋光測定、折光測定、熔點測定、 紫外吸光值測定、 紫外吸光系數測定、 紫外光譜掃描、 紅外光譜掃描、 吸附水結晶水測定、DSC、TGA、氮測定等。
HPLC 按照不同的配置:泵又有單泵(串聯)、單泵(并聯)、雙泵 高壓混合、單泵 4 通低壓混合等;檢測器有示差折光檢測器、蒸發光 散射檢測器、質譜檢測器、紫外檢測器和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等。
GC 按照不同的配置:檢測器又有熱導檢測器 (TCD)、氫火焰離子化 檢測器 (FID)、電子捕獲檢測器 (ECD)、氮磷檢測器 (NPD)、火焰光 度檢測器 (FPD)、質譜檢測器 (MSD)等;不同的配置都有不同的功能 和使用注意事項。做實驗以前,先了解試驗原理,設備原理與結構基 礎。片段 F 對于分析來說我的感覺是, 現在很多人在做分析時只停留在操作 階段并沒有深入的理解其原理、特點等!舉個例子,儀器分析方面的 考試,出題:問紫外吸收最大波長的選擇原則是什么?給了一個圖譜 讓選擇應該選擇哪一個波長合適, 并說明理由?參加考試的大多是大 型藥廠的具有最少 3 年工作經驗的本科以上學歷, 而且紫外對他們來 說是工作中經常用到的常規儀器,但是他們的答案什么樣的都有,有 選 a 的, 有選 b 的! 很多人竟然不知道紫外吸收最大波長的選擇原則。
考完后大家的感受是
每天只是按照標準規定和參考文獻的波長進行 重復性的操作!這每天都要用到的紫外竟然不明白是怎沒回事!為什 么呢?正是因為沒有了解其原理,只是會操作而已,停留在表面!以 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知道其所以然!這樣才能做 好分析工作! 就目前的大學生也好研究生也罷,要做分析必須理論聯系實際! 也許這些人的理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但是理論如何靈活的應用 到實際中還是有很長的距離。在實際工作中要善于總結,積累經驗! 對于分析工作要精益求精。
片段 G 首先,作為一名分析人員,至少應具備”三心“,即要細心、耐心, 要有恒心。當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誠實,做出什么結果就是什么 結果,絕對不能編數據。其次,作為一名新手,不懂的地方,不明白 的實驗,一定要問,問明白了再做實驗,做實驗過程中,自己也應該 邊做邊思考實驗的原理。最好自己準備一個筆記本,把自己學到的東 西記下,畢竟,學會了就是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經驗。要多問、多 學、多想、多做。只有理論知識是不行的,實踐才是硬道理。學在用 時方恨少,平時要多積累一些別人的經驗,總結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 程,吸收了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練成一個好的實驗員,是需要 長期積累的,絕對不是像 zhr7 站友說的那樣,一個月搞定的事情, 分析人員不是泥瓦將。片段 H 記得我上大學時,從大二的暑假開始跟老師做實驗。我跟的老師對薄 層鑒別要求很高, 其他老師都是只要能在和對照品或對照藥材色譜相 應的位置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就行, 我的老師 要求點板不能劃破板,點要圓,不能前沿不能拖尾,底色要很淺。結 果,一個薄層鑒別,我們一個暑假都沒做出來。我的老師請教了其他 兩位老師,分別用其他兩位老師的方法做了,可是還是無法達到她的 要求。后來,開學了,在上天然藥物化學的時候,我當時聽課聽的都 要睡了, 但混沌中我突然聽著老師講的樣品處理方法應該可以解決我 們一個暑假沒解決的問題。睡意頓時沒了。下課后,跑到實驗室,很 快得到了我老師滿意的結果。也因此深得老師喜愛。
畢業時, 我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千篇一律的找簡歷模板修改了投給單 位,而是自己寫,自己做過什么,實事求是的寫。后來我們的炮制老 師還專門給我要了一份簡歷, 聽說他現在經常用這份簡歷給后來的師 弟師妹們上課。
我對新手的要求是,不懂一定要問??梢宰鲥e事情,但要如實匯 報,而且不能在同一個地方犯兩次相同的錯誤。我們不能過分的要求 新手懂的太多, 畢竟在學校里教學資源的匱乏使很多學生失去了動手 的機會。做分析這活,要看人。對于每個人,新到一個地方,要姿態 低,對老同事要虛心請教,以老師相稱。然后工作的時候,心要在工 作上。片段 I 我最初兩年是在滴眼劑車間里工作,這種制劑的工作很枯燥, 我總是對質檢科的那些高級儀器羨慕的眼紅,總想能干上分析就好 了。于是多次跟總經理商量,最后以降薪為代價,去了質檢科。
剛開始, 對分析一竅不通。沒辦法,努力學習吧?;镜臇|西 要靠自己多留心了,開始每一步試驗都是有別人帶著,試驗結束后, 我都會找來課本,仔細的研讀里面的理論知識。其實質檢科的東西的 確不多,大概半年左右,這些常規操作我都能從理論到實踐基本掌握 了。這里要強調的是動手,不要做完實驗就放松了。那個時候在我的 辦公桌上擺著一個 500ml 的三角瓶,我每天閑下來就拿著它練習滴 定,不客氣的說,走過很多單位了,我還沒見過一個人有資格和我 p k 滴定的手法, 雖然是雕蟲小技,也能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接下來就是安排實驗,當時我們一個原料的檢驗周期是 3 天,有 了實踐基礎后,我就懂得了統籌安排時間,到單位第一件事就是恒重 坩堝和稱量瓶,這兩個實驗最耗時間。中間安排鑒別和檢查,含量測 定。通過合理安排,實驗一天就能搞定,連試驗報告都遞交上去。其 實大家都喜歡按部就班的工作,你稍微動動腦筋,就能領先一步,走 在前面。質檢是以藥典為標準的,所以千萬不能忽視藥典的作用。凡 例部分是背誦的內容。里面的每一條都要熟悉,附錄的部分是操作的 基本要求,和工作有關的部分都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到這一步, 一個合格的化驗員就新鮮出爐了。
這時候, 對一個從未接觸過的實驗, 只要有標準,你就可以搞定了。
片段 J 對新手來說,先從學習理論知識和基礎操作開始,就像小孩學走 路,不要還不會爬就想學跑,想法是好的但不可行。對于新人來說, 剛工作是積累的好時期,任何事都要認真去做,從最基礎做起,這樣 才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