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貿局2014年終工作總結
2014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年初確定的工作目標和統一部署,深入實施擴大對外開放、吸收利用外資、鼓勵擴大外貿出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外資及外貿運行迎難而上、創新突破,各項任務指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一、一年來外經貿工作的主要成績及特點
截至10月底,全市出口創匯完成5490.5萬美元,占滄州市年任務(6300萬美元)的87%,同比增長33.8%,出口創匯絕對值列滄州各縣市第二。預計到年底外貿出口可實現6500萬美元,完成年任務103%;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項目10個,外資到位502.61萬美元,入統433萬美元,占滄州市年任務(750萬美元)的67%,同比增長101%。預計到年底外資還可入統306.5萬美元,全年可實現利用外資809.11萬美元,完成年任務107.9%。
今年以來外經貿工作呈現以下特點:
1、五金行業成為我市出口的主力軍。金海、中聯等一批五金企業產品出口占全市出口值的80%以上,仍然占據全市出口的主導地位,且發展勢頭強勁。其中僅金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一家企業出口2741萬美元,占據了全市外貿出口的半壁江山。
2、傳統產業占據我市出口創匯一定份額。我市化工、皮革、草編、水產品等一些傳統產品出口占全市出口值近20%,仍是我市出口的有生力量。
3、招商主體地位日益突出,工業類項目不斷增多。聚鼎、雄驊、愛邦等一批投資超百萬美元的五金工業類項目,已成為招商引資的主體,部分項目現已建成投產。
4、開放領域繼續拓寬,服務類項目有力推進。總投資超千萬元的捷馨苑大酒店項目外資已到位820萬港幣,現正在興建之中,我市開放領域進一步拓寬。
5、引資意識大為增強,招商氛圍初步形成。以項目為綱調動了全市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各單位把招商引資上項目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引資風氣明顯提升。
二、一年來外經貿主要工作開展情況及措施:
1、領導重視,形成合力,促使外經貿工作上新臺階。從市領導到局領導高度重視、關注和支持全市外經貿發展,對全市重大外經貿活動、重大利用外資項目及其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及時果斷地進行協調并做出正確決策,特別是局領導能夠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資工作,提要求、定政策、抓招商、盯項目,還經常深入企業了解情況,為企業排憂解難。由于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全市上下重視和支持開放型經濟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形成了發展外經貿的合力。
2、轉變職能,強化服務,努力營造良好的外經貿發展環境。在服務全市經濟大局和局機關效能建設中,我們嚴格落實機關干部職工崗位職責、辦事程序、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績效考評制、效能追究制等七項規章制度;對外提出五項服務承諾:職責范圍內的事務,馬上辦結;材料和證件齊全的事務,當天辦結;涉及職能部門的事務,協調疏通;受限于政策和法規的事務,合法變通;對已辦事項不滿意的事務,迅速糾正。在日常服務工作中,我們千方百計做好項目業主的前期咨詢、企業名稱核準、環保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合同和章程的審批、營業執照等一系列無償、優質配套服務。在對外交往的過程中,與客商加深了解,廣交朋友,形成了“你助我發展,我助你發財”的共識,營造了“親商、重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環境。在項目跟蹤過程中,我們克服了人員和經費不足的困難,安排專人積極跟進,加強聯系,確保了全市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
3、積極籌備,精心組織,搞好各項經貿洽談活動。
一年來,圍繞“九大貿展”和“六大招商”活動,組織相關企業先后參加了德國科隆國際五金展、第97屆春、秋季廣交會、東盟博覽會等境內外大型經貿洽談活動,其中,德國科隆國際五金展展出五金產品8大類110個產品,接待新老客戶156家,簽訂供貨合同290萬歐元;廣交會展出五金類50多個產品,接待了包括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新老客戶270家,簽訂貿易合同180萬美元,達成出口貿易意向15個,貿易額1000萬美元。為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與交流,8月份組織**鎮、滕莊鄉和部分企業參加了第十一屆魯臺經貿洽談會。期間,自辦了臺商聯誼暨項目推介晚會,接觸了一批臺商,推介了部分招商項目,進一步宣傳了**。為配合2014年**冬棗節的宣傳推介活動,我局抽調精干人員,認真做好在北京、天津、沈陽等地**冬棗節的各項籌備工作,從活動實施方案、邀請客人、會場布置等細節工作都做到了精心組織,精心實施,收到了進一步宣傳和推介**冬棗的良好效應。
4、加強扶持,優化結構,積極推進對外貿易多元化。我們抓住外貿經營權由審批制改為備案登記制的有利機遇,大力扶持有條件的生產企業、流通公司,尤其是民營企業進入外貿這一領域,著力培育外貿出口新增長點。一是對我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天天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冬棗業務進行指導,幫助其了解考察韓國市場的狀況;二是協助企業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和出口產品的通關工作,與企業勤溝通、多聯絡,及時協調解決問題,以穩定出口訂單;三是積極為具備條件的企業申辦自營進出口權。一年來,共為我市鴻承、大城、海驊制藥廠等5家企業辦理了進出口經營權,這些企業已成為我市新的出口增長點。
5、重視基礎,積極推介,做好招商引資的前期工作。為扎實做好我市招商引資基礎性工作,我們積極收集、篩癬包裝、推介招商項目,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招商。一是圍繞我市重點發展行業和重點招商項目組織編制了《**投資手冊》,并借助專場招商會對我市主導產業、重點產品及相關優惠政策給予了大力推介。二是在《今日**》設專版介紹、推介我市的投資環境、重大對外招商引資項目及涉外禮儀、談判等相關知識;三是利用“**商務之窗”網站這個平臺,加強與國家商務部、國家貿促會、省外經貿廳、省貿促會鏈接,建立招商引資聯系網絡,及時為企業提供外經貿信息和國家、盛市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
策措施,為企業參與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創造有利條件。
6、積極為企業服務,支持企業“走出去”。一是積極為企業爭取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今年以來,我們向省商務廳、財政廳為全市5家企業上報爭取國際市場開拓資金13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二是積極為企業爭勸廣交會”和中國-東盟博覽會參展展位。多年來,我市出口企業被排除在“廣交會”及其他有影響展會的大門之外,嚴重制約了市內企業外向發展。今年我們通過多方爭取,積極為我市中聯、金海、宏利等5家企業申辦廣交會、東盟博覽會參展展位5個,為企業展示自我、走出國門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三、存在的問題
1、項目儲備不足,特別是大項目、好項目、生產性項目少。
2、考察項目多,來訪客商多,接洽項目多,但簽約項目少,批辦項目少。
3、實際到資存量有限,后勁不足。
4、外貿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將影響出口經營業務。
四、幾點建議:
1、為形成良好的招商氛圍,建議市委、市政府定期專題研究招商引資工作,分析形勢,查找問題,研究對策,同時繼續在全市進一步營造招商引資~氛圍,真正形成人人想招商、議招商、干招商的態勢。
2、加強定期督導、調度力度,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行全員、全力、全方位招商。
3、建立**籍在外工作人員聯絡網,以人情招商。在全市進一步登記**籍在外工作人員,做到不漏、不錯,制作**籍在外人員登記冊,老客戶、老朋友登記冊,并輸入招商網,信息共享。利用項目洽談會期間,適時適地召開同鄉老友聯誼會,聯絡感情,溝通信息。
4、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完善考核辦法,明確明年招商引資任務,加大考核力度。
經貿科2014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經貿科(安監科)圍繞局各項工作和目標,扎實推動安全生產監管、經濟貿易等各項工作的開展。現將半年來科室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穩抓企業安全生產
1-5月,開發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工商貿未發生亡人安全生產事故。主要做到四個突出:
一是突出組織領導。先后組織召開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三次,分析形勢,及時對各項階段性的工作進行部署、跟蹤。半年來,根據上級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結合實際共印發工作方案、通知、會議紀要等各類安全生產文件共20份。
二是突出大檢查大整治。1-5月,先后組織開展了3次全區性的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活動,牽頭開展危險化學品專項行動,集中排查整治了一批安全隱患,1-5月份,共檢查工貿企業300多家次,檢查個體工商戶400多家次,排查整治隱患900多處,整治經營與住宿合一店面43家。
三是突出宣傳教育培訓。5月23日,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安全生產工作推進會,全區200多家企業、300多人參會,參加人數為歷年最多的一次。同時,邀請省安科院專家授課,舉辦一場為期三天的安全生產培訓,180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參加培訓并取得培訓證書,有效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突出規范監管。編印了800本《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檢查指導手冊》,按行業監管不同類別不同要求,在全市首創印制了《企業安全生產自查記錄本》、《企業安全生產檢查記錄本》等發放企業和各有關部門、單位,進一步規范開發區各職能部門監督檢查和各企業安全生產自查自糾活動,提高各方主體的檢查成效,受到上級認可和企業歡迎。
二、圍繞“工業經濟六個專項行動”開展經貿工作
1、企業技術改造。2014年市里分解下達給開發區的工業技改任務為投資3.5億元,比增16.67%。經梳理,開發區共有13個工業技改項目納入開發區2014年在建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6.5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4億元。1-5月份,完成投資1.1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48.3%,超過時序進度6.7個百分點。同時,積極幫助符合條件企業申報省、市級技改重點項目,盡力幫助爭取專項資金,其中萬龍、神州2個項目列入省級技術改造重點項目。
2、創新驅動發展。一是建立和完善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新增萬龍、天地星兩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宏遠申報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8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年度考核評價。二是支持和引導企業開發新產品。宏遠、億興電力分別獲得2013年XX省優秀新產品一等獎、三等獎。三是加強品牌建設。奔狼等七家公司經市政府認定為第一批XX市管理創新示范企業;海泰克等3家公司申報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組織企業參加“企業管理創新”名家講壇,特步總裁丁水波應邀作《企業戰略與營銷運營》專題演講;組織企業參加2014年中國鞋服行業電子商務峰會、閩南文化引領XX品牌發展研討會,幫助指導企業塑造公司形象,助力企業的轉型與升級。
3、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一是推動產業發展。以傳統產業轉型提升和新興產業擴能改造項目為重點,推薦萬龍、銳馳等4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技改項目庫,天地星、科立信等3個項目納入XX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庫。二是培育骨干企業。三星公司列入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三是加大資金扶持。三星等企業申報省工商發展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安記、泰亞申報中小企業發展資金。
4、行業對標與節能降耗。今年市下達目標是單位GDP能耗下降2.9%以上。一是嚴格淘汰落后產能。開展XX開發區工業企業落后生產能力普查,以紡織(印染業除外)行業的工業生產企業為重點,摸清全區有關重點行業的落后產能真實情況。二是加大資金扶持。至和、宏瑋協志申報節能與循環經濟項目,三宏申報淘汰落后產能省級財政獎勵資金。
5、推動政策落實。一是推動西虎等三家公司納入政府采購地供應商,億興電力納入省甲供設備材料供應商。二是鼓勵企業擴大生產,指導企業申報用電獎勵,第一季度共有有萬龍、銳馳、宏遠三家企業申報。三是落實市政府房產稅土地稅“即征即獎”政策,第一階段,有九牧王、太陽海等11家企業申報獎勵資金,申報資金達828.36萬元。
6、其他相關工作。一是組織開展企業調研。為了解春節后工業企業開工情況,組織四個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小型座談會等方式,深入開展企業節后開工情況調研活動,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工業經濟開局良好;組織企業參加春季企業座談會,廣泛發放《開發區企業調研表》,幫助企業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二是開展“萬家企業手拉手”三年行動,推薦上報特步、九牧王等17家企業為行業龍頭企業,發放《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情況表》,及時掌握企業配套情況,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目前,17家龍頭企業與XX63家企業形成配套手拉手關系。三是幫扶鞋服企業去庫存。引導企業利用春節、五一期間,力推工廠店、直營店、加盟店折價讓利促銷活動,組織區內九牧王、特步等12家鞋服品牌企業參加僑鄉體育館和XX服裝城舉辦的XX鞋服品牌產品展銷會。四是組織召開一場銀企融資對接會。會上,40多家企業參加融資對接洽談活動,10家高新技術企業分給與10家銀行業機構進行貸款現場簽約,簽約金融達3億元。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強化安全生產監管
1、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加強對企業、個體工商戶安全生產的監督和檢查,扎實推進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有效落實。強化國慶、春節等節日期間的安全生產監管。
2、繼續落實領導掛鉤聯系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制度、不斷健全“領導強力保障、部分分片包企、隱患分級治理”的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
3、推進安全發展城市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狠抓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落實。積極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提檔升級活動,通過溝通協調選定10家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列入區內首批創建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創建示范單位,通過典型引路,帶動規模以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活動深入開展。
4、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經營單位監管工作,全面排查企業安全生產隱患。
5、加大宣傳力度,構思策劃具有開發區特色的“創建安全發展城市宣傳一條街”,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
(二)切實保證經貿工作高效有序進展
1、緊盯目標任務,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測,及時掌握經濟運行情況。深入企業調研,跟蹤13個技改項目情況,定期梳理、解決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加大“一企一策”幫扶力度,大力推動企業穩步發展。
2、做好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的監管工作。
3、加強政策宣傳,繼續落實好省上市里促進工業經濟穩增長、扶持技改、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加大企業扶持力度。加大企業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即征即獎”的宣傳和落實力度,及時兌現獎勵,引導企業將獎勵資金用于研發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2014年經貿工作總結
201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以及省、市經貿部門的精心指導下,緊緊圍繞上級下達的多項工作目標,深入貫徹省、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經貿工作取得穩定的發展。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成效
(一)經濟指標態勢穩定
1.工業總產值:1—12月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家)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42.67億元,可比價增幅14.2%,位列全市第四位;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61.08億元,可比價增幅13.2%,位列全市第五位。
2.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12月份全縣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17.66億元,占市下達年度目標任務的106.9%,同比增長31.09%,其中,完成技改投資96.9億元,占市下達年度目標任務85億元的114%,同比增長41.5%。
3.工業用電基本情況:2014年全縣總用電量116987萬千瓦時,去年同期用電量11668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0.26%。工業用電量86475萬千瓦時,去年同期用電量91458萬千瓦時,同比下降5.45%,其中:規模企業用電量50369萬千瓦時,去年同期用電量50890萬千瓦時,同比下降1.02%。
4.節能目標完成情況:2014年開展循環經濟項目42項,其中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10項,資源綜合利用項目32項。10項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5821萬元,年節約12100噸標準煤,節電580萬千瓦時;32項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148786萬元,各種廢渣回收利用290萬噸。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上報數為178226.88噸標準煤,比上年同期209053.69噸標準煤,下降14.7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源消費量為0.292噸標準煤,比上年同期下降1.68%。
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064.1萬元(居全市第5位),同比增加44714.4萬元,比增13.9%(居全市第5名)。其中限上142894.6萬元,占總額39%,增長22.3%(居全市第4名);限下223169.5萬元,占總額61%,增長9.1%(居全市第5名),1-12月完成批發業銷售額14.17億元,比增28.6%(居全市4位)。
(二)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2014年,民企對接項目21項,總投資48.8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6.3億元。已動工項目18項,動工率85.7%。央企對接。投產項目1個,前期項目3個,簽約項目2個,對接推介項目5個。投產項目有: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一期生產線已投產。前期項目有:一是危險廢物綜合處置與循環再利用中心項目和有機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已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環評獲得市環保局審批;二是風力發電項目,擬由華潤(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已安裝測風塔,開展測風及風資源評估工作。簽約項目有:縣政府分別與中國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簽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明確開展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熱電聯產、紡織產業產學研合作等項目前期工作。
(三)重點項目取得新進展。縣級重點項目,全縣重點技改項目80項,總投資158.4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6.87億元,全年累計完成投資50.58億元。其中:列入市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28項,全年完成投資17.8億元(其中超序時進度項目14項,完成序時進度項目10項,滯后項目4項);市級重點項目,72項市級千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57.1億元,已投產、達產項目54項;省級重點項目,德為、隆源、奧翔等5項省級重點技改項目,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5.2億元,全年完成投資15.5億元。
(四)電子商務取得新亮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發展,當前已委托上海經緯城市發展咨詢有限公司編制《導入互聯網基因的尤溪產業體系再造》,依托該規劃推動我縣在互聯網平臺上的產業體系再造;同時,縣委、縣政府通過印發《尤溪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扶持發展電子商務企業意見(試行)的通知》(尤政文〔2014〕29號)大力幫扶與發展電子商務企業。當前,全省首個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已落戶我縣,14個村級服務站同步開業。完成電商大樓主體工程,目前入園電商企業已有42家,其中整體入駐的企業有35家,占比87.5%,部分入駐的企業有7家,占比17.5%;使用第三方平臺的企業有38家,占比90.5%,使用自營平臺4家,占比9.5%。成立尤溪縣電子商務協會。全縣已有23家符合條件的外貿型企業加入并成為廣交會電子商務平臺“三明館”會員。并被農業部列入“2014農業部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縣。
(五)商貿流通取得新成效。指導大宗商品批發市場規劃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推進農村商品流通體系建設,把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形式等第三產業發展作為重點納入城市建設盤子;做好行業監管工作,對尤溪縣惠源典當有限公司對福建新豐塑膠有限公司典當額1000萬元,嚴重超過注冊資本25%以上,責令其整改;組織尤溪縣梅仙鎮申報城區菜市場和中仙鄉報農村菜市場建設項目,目前中仙鄉農貿市場項目經市經貿、財政驗收通過,梅仙鎮農貿市場改造項目已經完成待驗收;積極宣傳省市各項政策,做好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推進工作。
(六)新材推廣取得新成果。2014年共完成征收“兩金”331.16萬元,其中:新墻材專項基金征收278.99萬元,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52.17萬元,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7.3萬立方米;新型建材工作正有序有效全面開展。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監測分析穩住基本面。一是加強運行監測。深入企業,及時掌握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及新增長點項目的建設進展情況,協調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二是強化工業調度。做好電力供應、油品供應、運輸安排、煤炭調運等綜合協調調度,確保存量企業滿負荷生產。三是定期分析形勢。定期對全縣工業運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全面分析,協調企業生產和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確保平穩有序。
(二)突出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一是抓好龍頭企業培育。重點推進總投資45億元的福建德為聚纖有限公司錦綸6聚合切片及差別化功能性錦綸纖維生產項目,爭取2015年2月,一期8條生產線完成投產,投產后產能可達6萬噸;推進總投資20.7億元的福建鑫森合纖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差別化、功能性改性錦綸纖維項目,力爭2015年初一期10條生產線完成投產,投產后產能可達6萬噸;推進總投資18.03億元的福建隆源紡織有限公司50萬錠高性能多種功能性纖維混紡生產線建設項目,爭取2015年底一期4條生產線完成投產,投產后產能可達23萬錠;二是抓好在建投產項目投資。突出抓好總投資3.5億元的福建順源紡織有限公司10萬錠高品質紗線擴增項目,爭取2015年6月新上兩條生產線投產,投產后產能共計40萬錠;抓好總投資2.2億元的福建省尤溪華泰布業有限公司年產20000噸彈力布生產線,2015年計劃完成投資8000萬元,爭取2015年11月竣工投產;抓好總投資5億元的福建省尤溪縣金閩林產化工有限公司年新增林產化工品47000噸擴建項目,爭取2015年底完成竣工投產;三是抓好新增長點項目跟蹤。重點跟蹤福建德為聚纖(可新增產值7億元)、福建鑫森合纖(可新增產值5億元)、福建隆源紡織(可新增產值6億元,)、鴻日針織(可新增產值1億元)、鼎天農業設備(可新增產值0.6億元)、海翔機械(可新增產值0.5億元)、旺恒機械(可新增產值0.4億元)等新建重點項目達產穩產,力爭2015年新增產值20.5億元;抓好順源紡織10萬錠高品質紗線擴建項目(可新增產值3億元)、華泰布業年產2萬噸彈力布生產線項目(可新增產值2.5億元)、紅樹林年產1.8萬立方米木制品擴建項目(可新增產值1億元)等60個技改擴建項目的建成投產,力爭2015年新增產值13億元。
(三)突出融資協調助力企業渡難關。一是密切政銀企合作,今年會同銀行機構開展銀企對接活動8場(次);創新了金融產品,實施建行“助保貸”、工行“萬家小微企業成長貸”,已有9家企業獲得貸款3705萬元。二是加強資金應急協調,今年11月重新出臺了《尤溪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尤溪縣企業應急周轉專項資金工作的通知》,由縣財政局出資1000萬元,委托尤溪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實行封閉運作,進一步提高了應急周轉專項資金的利用效率,簡化了申請流程,使企業能更便捷獲得應急資金。三是拓展融資渠道,1-12月,全縣12家融資性擔保公司累計為1977戶企業或個人擔保貸款,擔保金額達6.7億元;2家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為62戶企業或個人發放小額貸款,發放金額達1.5774億元。
(四)突出政策落實保障發展環境。一是加大宣傳力度。編制《工貿企業穩定增長政策匯編》宣傳小冊,深入企業開展政策宣傳解讀和對接指導,累計分發宣傳材料1000多冊;推動政策落實,組織篩選沈郎食用油茶柏深加工項目申報省級技術改造資金補助;組織德為、順源、正泉、華泰、富翔等5家企業申請首批省級兩化融合專項補助。二是出臺配套政策。繼續實行《尤溪縣紡織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行動計劃》,縣財政安排1500元資金支持現有紡織企業購買先進設備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截止目前,已有29家紡織企業申報了技術改造資金補助;2014年制定了《尤溪縣人民政府關于工業企業多生產多用電獎勵措施的通知》,促進企業增產增效,目前兌現獎勵資金59.6615萬元,受益企業達27家次。三是兌現惠企資金。認真指導企業申報惠企補助資金,確保各類惠企政策100%兌現、符合補助條件的企業100%受益。全年兌現稅收獎勵32.3萬元、貸款貼息補助57.2萬元、購置先進設備獎勵228.3萬元、鼓勵大學生到企業就業0.5萬元等,共計318.3萬元。
(五)突出節能降耗推進經濟轉型。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目前有福建省尤溪青盛紙業有限公司新安裝1臺10噸節能型鏈條鍋爐替代原2臺4噸手燒爐并安裝冷凝水回收裝置;引導企業在能源替代、廢物再生利用等方面制定詳細的技術革新計劃;組織2家企業申報省節能循環經濟項目,其中:節能技改項目1個,總投資308萬元;節能示范項目1個,總投資437.75萬元;支持企業節能技術開發,如:福建省尤溪青盛紙業有限公司新安裝1臺10噸節能型鏈條鍋爐替代原2臺4噸手燒爐并安裝冷凝水回收裝置、福建省尤溪永豐茂紙業有限公司新購一臺8噸高效鏈條鍋爐(實測熱效率84.42%)替代原有2臺4噸老舊鍋爐;福建永旭塑膠有限公司余熱烘箱熱回收系統及余熱鍋爐應用;尤溪縣德輝紡織有限公司電機系統變頻技術改造。
(六)突出限上企業助推市場繁榮。一是強化政策扶持。宣傳落實縣委、縣政府印發的《尤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政府關于扶持商貿企業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尤政辦〔2014〕57號)和《尤溪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扶持發展電子商務企業意見(試行)的通知》(尤政文〔2014〕29號),對達到限上標準的企業,及時鼓勵申報納入限上企業管理,做到應統盡統。二是加強運行調度。定期召集縣經貿局、統計局、調查隊等部門認真分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運行態勢,及時了解居民消費、企業運行情況,分析存在問題,認真研究幫助解決。三是發展限上企業。通過政策扶持、積極引進和資源整合等方式方法,積極鼓勵和引導限額以上企業的發展,2014年新增6家限上商貿企業、正在申請列入限上統計的企業兩家。
更多信息請查看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