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科研處工作總結
在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和指導下,在全校教師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xxxx-xxxx學年內,圓滿完成各項科研工作任務。
一、指導思想方面
科研處在各項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路線、政策,切實圍繞學校的發展規劃和工作重點,開展科研服務與管理工作。確立了“圍繞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發展目標,圍繞我校的學科建設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需要,建設科研平臺,培育科研團隊,規范科研管理,加強科研聯系,拓展科研合作,強化科研服務,提高科研水平”的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科研處工作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科研處密切聯系實際工作,制定學習計劃,每周四定期開展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全體人員積極參與,不斷提升思想水平和科研服務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科研處所在二總支的科研與信息中心黨支部,以及所在的工會分會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組織生活正常,有明確、合理的組織活動計劃,并全面貫徹落實。
在開展科研服務與管理工作過程中,科研處樹立“為教師服務、為教學服務、為學校服務”的三個服務觀念,樹立人本管理理念,不斷創新各項工作方法和手段,自行開發學校科研成果登記系統、科研項目管理系統和科研信息系統,明確教學中心地位,主動為教師、教學服務。
重視穩定工作,關心群眾,定期了解和關心職工的生活狀況與家庭困難,同時在每一個重要的節假日都會對本處離退休老同志及歷任老領導送達關切和問候,特別是在xxxx年4月份撰寫校志中科研處的歷史過程中,本處的5名退休老領導積極、主動參與,提供資料,獻計獻策,有的甚至親自動筆幫助我們撰寫他們熟知的每一個科研歷史事件。
二、管理隊伍與管理作風
科研處全體工作人員7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博士1人,碩士3人。其中45周歲以下5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
科研處領導班子團結合作,分工明確,密切配合。領導班子與群眾之間關系融洽,每開展一項工作都能夠做到群策群力,相互協調。
科研處全體工作人恪守職業道德,秉公辦事。
在遵紀守法方面,科研處全體員工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學校的勞動紀律,并按照學校規定開展勞動紀律考勤。
三、廉政建設
本學年內,科研處全體員工認真貫徹上級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政治學習活動,對黨員干部經常開展黨性黨風黨紀廉政教育,切實做到廉潔自律、不以權謀私、要求艱苦奮斗、勤儉辦公。
四、服務與協作
科研處明確“敬業愛崗、服務為本;提高素質、精誠團結;科學管理、高效務實;主動熱情、耐心細致;更新觀念、研教相長;遵守法紀、勇于創新”的科研服務規則,并在工作中認真執行。
科研處的工作主要面向校內教師服務,處處把提升教師科研水平為己任,熱情接待,文明用語,禮貌待人。
科研處目前設有項目科、成果科和學術交流科三個科室,除處領導崗位外,設有自然科學項目服務管理崗、社會科學項目服務管理崗、橫向合作項目服務管理崗、科研成果服務管理崗、學術交流崗、科研統計與信息檔案崗、綜合事務崗等,由于人手有限,目前均是一人多崗,各崗位之間職責清晰、分工明確;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感。
對于每個單位和教師個人的科研學術咨詢、要求、任務都認真解答和落實,對于領導和上級機關交辦的任務,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一年來未發生拖延或推諉工作現象。
五、改革與創新
科研處根據工作實際分別制定了年度工作計劃、學期工作計劃,并要求報送學校黨政辦。根據計劃圍繞建設科研平臺,培育科研團隊,規范科研管理,加強科研聯系,拓展科研合作,強化科研服務六大基本任務認真開展本職工作,全面完成各項工作計劃任務,取得較好的成效。
積極推進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學年內先后修訂出臺學校科研工作獎勵制度、教師科研工作量計算辦法、科學研究所管理制度等,調整頒發新的學術期刊分類制度和目錄,同時推出了設立校內科研專職崗位、科研先進評選辦法、學術交流基金管理辦法、科研項目中后期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草案,不斷完善和補充現有的科研管理制度,逐步把科研服務與管理引入規范化軌道。
認真聽取校內廣大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科研服務工作。在學校網站下建立科研處二級網站,設立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學術交流、科研基地、學科建設、管理制度、下載中心、機構職責等欄目,及時公開各種科研服務于管理信息。對于各類科研項目與成果的限項、評審等信息,及時通過紙質和網站公告,增加信息透明度。
同時,認真貫徹執行學校的改革方案和措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開拓進取,勇于探索,工作思路創新,措施得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本學年內,由于各類申報項目數量大幅提高,先后獲得過省政策研究室、省教育廳、省社會科學聯合界、社會科學規劃辦等上級主管部門授予的科研項目“申報組織獎”。
在擴大學校影響方面, xxxx年9月18日承辦第十屆中國科協上的論壇之一“中部地區物流產業體系建設論壇”,邀請了徐壽波院士、王夢恕院士等人來校做學術報告,《河南日報》、《大河報》、《鄭州晚報》、《東方今報》以及新華網、人民網等多家網站爭相予以報道。xxxx年10月20日,《大河報》在教育高教版面報道了我省高校獲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立項的情況,其中我校獲得批準立項1項。以上科研學術活動給學校帶來良好的社會聲譽。
六、工作實績
學年內全面貫徹落實學校的方針政策,不存在未落實政策現象;全面完成年度工作計劃以及非日常性的工作任務,不存在未完成各級部門下達任務的情形。
科研項目方面,學校先后獲得xxxx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xxxx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1項、xxxx年航空科學基金項目19項、xxxx年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8項、xxxx年河南省科技廳項目50項、xxxx年河南省政策調研科課題59項。另外,獲得各類廳級科研項目305項,橫向科研項目24項,資助校內青年基金50項。
科研成果獎勵方面,獲得省社科成果優秀獎4項、科技進步獎4項、省政府發展研究獎2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比上一年增加60%。
學術交流交流方面,全校共開展校內學術交流105次,邀請校外專家作報告48次,資助教師參加校外學術交流78人次。
為了加強學校科研平臺建設,對碩士授權單位申報學科和支撐學科相關的會計與財務研究所等12個研究機構的場所、設施、運行和管理進行集中加強和補充建設,協調了房間、統一制作了門牌,并為12個研究所制作48塊展板,從內容審查、板面設計到制作工藝等一系列工作嚴格把關,圓滿完成此項工作。加強了對研究所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對原有研究所通過近幾年工作的考核,根據考核情況,調整和補充了首批與申報碩士單位建設授權學科和支撐學科批12個研究所,重新登記8個研究所,并發文予以確認,纂刻了研究所公章,同時給予計算機、打印機、辦公桌椅、文件柜、展示柜等辦公設施的配置。制定了今后要加強對研究所機構的場所、設施、運行情況規范管理的措施等。
學校科技工作總結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校的科技工作的開展,我們有必要小結一下這一學期的科技教育工作。這學期來我校科技工作堅持以“節能減排”為抓手,為了提高學生科技素養和培養創新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我校連續獲得了徐匯區綠色校和全國少工委頒發的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等光榮稱號。
本學期學校科技工作 的主要特點:
建全了科技領導機構、完善了科技檔案的管理工作,落實了科技工作具體責任人,開辟了科普教育之窗,組建了校科技社團。為我校科技教育工作再上一個臺階奠定基礎。同時,我們繼續保持了傳統的特色項目(能源特色項目),保持科技活動的連續性、持續性。以“陳瑞強科技工作室”為主要載體,充分發揮品牌科技教師的特長,注重傳統特色項目的發揚,進行普及科技教育。
繼續借助社會科技教育的資源,開展了一系列科普教育講座活動。學校領導楊金娣副校長牽頭下組織了專業科技工作者進行了6次科普教育講座,為宣傳科普知識起到了積極地作用,為提升田三的科技教育層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校在利用社會資源加強共建單位的聯動,為促進田三科技教育發展走出了新的一步。
為了全面開展學校科技教育活動使我校科技活動學生人數參與面達100%。首先我們在學校基礎課、拓展課和探究課三大板塊上進行了以“節能減排”為主題的科技教育內容。在八年級中進行了環境宣傳與公眾參與機制平臺建設調查問卷。我們又在六、七、八年級學生中進行了如何預防自然災害的DVD教育片。同時,我們還了組織了六、七年級學生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網上進行科技教育互動,參加了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我與世博共成長”海選活動和上海市環保展示活動。在此次活動中,本學期來我校科技教育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各個年級中全面進行“節能減排”知識宣傳。通過學校科普知識講座、科學知識競賽、科技活動的參與,大大提高了學生“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我們還積極參與社區科普教育活動宣傳”節能減排“一切從我身邊做起重要性。這學期來我們先后參加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峰會活動、區科技節開幕式活動和6.5 ”世界環保宣傳日“活動,上海電視臺和新民晚報也做了采訪,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在各類科技展示中獲得了眾多的獎項。
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我校科技活動獲得獎項達七十多項、參賽人數一百三十七人,獲獎人數占參賽人數51.09%。在中國23屆頭腦奧林匹克比賽中我校OM競賽小組獲得獲得三等獎,2名學生獲得上海市創新大賽三等獎,一名學生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活動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2名學生獲得了徐匯區科技明日之星評選獲得了希望之星稱號。王玉玨同學獲得了上海市科技小院士稱號,并且,應邀參觀了南極考察船”雪龍號“。一名學生科技作品入圍全國創造發明大賽的決賽資格。科技總指導獲得了區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科技輔導老師獲得了優秀科技輔導老師的稱號。
xxxx學年,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xx-xxxx)》等精神,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領導下,瞄準學校學科科研發展戰略重點,緊緊圍繞省、市科技發展方略和我校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我省科技工作方針政策,外引內聯,搭建平臺,集中資源,重點突破,加大改革與建設的力度,促進學校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現將科技處一學年的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思想建設,大力改進工作作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經常開展思想教育與業務學習,積極創建學習型部門,部門領導班子團結務實,民主氛圍濃,氣氛好,干群關系和諧,與其他部門保持良好的工作協調。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工作主動、負責,認真履行服務和管理各項工作職責,熱忱服務,廉潔自律。健全工作制度,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嚴格按國家政策、學校規定、部門制度處理事務。堅持政務公開,充分利用科技處網站及時發布各項信息,使科研人員能在第一時間查看到科研處工作信息。
作出形式,做好與各級項目主管部門的業務溝通工作。所在支部與省自然科學基金委開展創先爭優結對共建活動。省自然科學基金辦魯文革主任、林思達副主任,科技廳機關黨委壽學平書記、浙江大學等部分高校優秀科研工作者等給我們傳經送寶,讓我們開拓了視野,增進了感情,搭建良好的溝通合作平臺。
二、狠抓申報質量,提高學科建設水平,構建學科建設載體,做實項目申報工作。精心組織,集中優勢力量攻關,鼓勵與企業聯合申報,與其他高校院所聯合攻關,通過項目抓手促進學科內部的整合與優化。建立國家和省級項目申報預研和項目準備扶持經費,對項目申報書等材料開展專家評議和預審,以更好地保證申報質量。在項目立項上,積極與主管部門和其他高校聯絡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和指導。同時為教師在研究環境、時間保障、團隊組織、研修交流等多方面提供條件,努力進行目標管理、過程管理和必要的其他科研支持。
本學期組織申報了國家哲學科學規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語委課題、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各類課題、浙江省社科聯科普課題、浙江省社科聯年度課題、教育廳2011年科研計劃項目、學校校級課題等近11類課題的申報。朱土興教授主持的“生態文明與欠發達地區工業化戰略研究”獲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經費為15萬元;謝林森副校長主持的“浙江華僑華人與民間外交——以巴西、阿根廷為個案”獲立國務院僑務辦公廳研究課題,課題經費為3萬元;吳曉飛等主持的四個項目獲立浙江省教育技術研究規劃課題,施燕微主持的“西班牙中文學校華語教材研究”、王加真老師主持“中美國際合作雙校園項目調研——以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為例”獲立浙江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年度課題。上半年度到帳縱橫向經費130余萬元。
[篇一:個人科研工作總結]
學年,我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和教研工作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為進一步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認真開展教研工作,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注重課堂實踐。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鉆研教材,精講每一節課。
2、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積極參與校本教研,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學習、聽課、評課、等活動。活動中,集思廣益,博采眾長,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先進的課改理念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本學期共聽課30節,評課30節,學校教學比武成績顯著,課堂教學位于前列,每學期做會診課中心發言人2次,上公開課2節,促進了自身的成長。
二、勤于教研,提升素質。
1、按時參加數學方面的學習,并經常向優秀教師虛心請教,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和業務素質。利用課余時間,學習、閱讀相關的教育教學文章、書籍,做好學習筆記,本學期我閱讀了新課程下的創新教學設計、現代教學理論等書籍,撰寫了近一萬字的學習筆記,為順利完成各項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矗
2、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理念培訓學習,今年8月參加了骨干教師培訓。通過培訓學習,切實轉變觀念,夯實了自己的理論基矗拓寬了視野,了解教學改革的最新動態。
三、加強教改與教學科研,努力出成果。
在教學教研實踐中,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中的得失,積極撰寫論文,取得了點滴成果。
1、2010年長春市小學數學“數學廣角”教學研討課二等獎。
2、獲得了長春市數學學科骨干教師榮譽稱號。
3、教學教研之余,我還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取得一定的成績。獲國家級學生讀寫大賽一等獎。
4、2010年論文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獲吉林省基礎教育校本科研一等獎。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獲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如教研的開展不夠深入,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腳踏實地,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