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4年10月份,太原一位彩民至少攬得100注福彩雙色球頭獎,中得5.2億元巨獎。這則“一夜暴富”的消息很快成為熱門話題或許并不意外,但輿論的焦點卻不是感慨萬千的“羨慕嫉妒恨”,而是對彩票公正性的普遍質疑。
2009年施行的國務院《彩票管理條例》規定:彩票的發行、銷售和開獎,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彩票發行機構、彩票銷售機構應當及時將彩票發行、銷售情況向社會全面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但該條例同時還規定:“應當對彩票中獎者個人信息予以保密”。
【標準表述】
彩票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應當遵循市場規律;博彩業作為一種產業,核心的運作機制應是市場主導。但在我國現行發行銷售體制下,彩票發行銷售是由民政、體育部門所屬的事業性質的機構來承擔的。也就是說,民政部和體育總局彩票主管部門既是政策的制定者與監督執行者,又是具體業務的實際經營者,角色的利益沖突現實存在,因此造成的彩票市場管理混亂、無序以及效益低下都比較突出,彩票案件和失范丑聞時常發生,嚴重影響了彩票行業的美譽度和公信力。
客觀來說,出于保護中獎人隱私的目的,一定的保密性是必要的。然而,這種看似正當的“神秘”,事實上卻涉及大量不明不白的資金流動。對一般人來說,5.2億是個天文數字,其中若真有隱情肯定不是一件小事。然而,中獎這一環節顯然還不是全部,相比于某幾個大獎的質疑,整個彩票的封閉式運作恐怕才是公眾關注的大問題。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以福利事業為募款名義的彩票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社會熱度一直不減。可是,彩票究竟收入多少,支出情況如何,是否都用在了福利事業上,這些基本問題卻幾乎不在公共視野之下,甚至就是一本“黑賬”。不透明的結果必然是缺乏有效的監督,這是受到大眾所質疑的。
【具體措施】
一、要對彩民進行正面宣傳和正確引導,讓廣大彩民明白一個道理:購買彩票,主要目的是為了支持社會福利事業,其次才是為了中獎。
二、應實行信息透明,對于彩票發行中的巨獎誕生、彩票獎金、彩票發行費和彩票公益金的分配及使用情況,應該及時向社會公開;特別是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情況,更應該讓公眾知道其去向和用途,看是不是全部用在了社會福利等公益事業上,以此激發出廣大彩民的社會榮譽感。
三、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福利彩票事業的管理監督,引導其更好的在福利事業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