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統計,截至7月26日,全國至少已有27省份公布了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來看,與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相比,新疆、貴州、甘肅、云南、內蒙古、青海、寧夏、陜西這8地區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超過了全國水平。
這幾年城鄉收入比逐漸在縮小。有數據顯示,2001年,城鄉收入比是2.90,但是從2002年城鄉收入比破3后,就一直上升,直到2007年達到3.33。2007年到2009年連續三年城鄉收入比超過3.3后,從2010年開始減少到,2014年城鄉收入比再次回到2時代,為2.92。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依然延續了減少態勢。如果下半年繼續保持這樣態勢,2015年城鄉收入比會進一步下降。
城鄉收入比減少是不是就意味著城鄉收入差距的減少呢?未必。上海的城鄉收入比是2,新疆的城鄉收入比是9.24,但是上海的城鄉絕對差額是13318元,而新疆的城鄉絕對差額卻是11349.46。前者的城鄉絕對差額明顯大于后者。從全國數據看,也是存在這個現象。有數據顯示,從2010年至今,全國的城鄉收入比在不斷減少,但是城鄉收入絕對差距卻是不斷拉大。2010年城鄉收入絕對差額是1.32萬元,到了2014年的城鄉收入絕對差額已經增長到1.90萬元。今年上半年城鄉收入絕對差額是10145元,如果下半年繼續保持這個態勢,全年城鄉收入絕對差額可能超過2萬元。
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不僅要在相對數上體現,更要在絕對數上體現。貨幣的絕對擁有量意味著對商品的絕對占有量。消費能力的提升必須以貨幣擁有量為支撐。城鄉收入絕度差額的增加形成了城鄉消費能力的鮮明對比,使得農民對自己收入變動體會更深。收入差距的絕對差額不減少,農民就很難認為自己真富了!
最重要的是,城鄉收入差距絕對額的增加會限制農民的消費能力。商品的豐富度會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收入增加快了,絕對額大了,什么樣的商品都可以買,而收入增長慢,絕對額少了,就只能緊著最重要的買。農民收入要比城市居民少一大截,自然不敢和城市居民比這消費。所以,想像城市一樣,撬動農村消費就很困難。不是農村的消費觀念改變不過來,而是收入水平讓農民們無法改變消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