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激發了大眾的創業激情。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資金支持、財稅優惠、創業基地建設、促進企業信息互聯互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小微企業特別是在初創期融資貸款方面問題較多,融資難、融資貴成為一大瓶頸。
盡管我國已出臺金融扶持政策,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仍未得到解決。中國中小企業促進發展中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企業負擔的調查評價工作,根據對4000家樣本企業的調查分析,今年各省市的企業負擔的綜合指數水平平均為0.84。從調查情況來看反映融資成本高的企業,從2013年的大概占54%上升到了今年的60%。調查顯示,融資環節的各種擔保費、評估費、審計費、保險費、財務顧問費等中介顧問收費居高不下。
為此,《意見》在投資融資方面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比如,規定政府要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支持和小額貸款的支持。除了為小微企業提供小額貸款支持,《意見》還規定國家要著力發展政府支持的擔保機構,并且要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的財政支持力度,政府支持的擔保機構要加大對小微企業擔保的額度,比例要有所提高,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為他們提供綜合性的融資服務。
針對小微企業普遍反映的用工難、缺人才、留不住的問題,《意見》規定要有條件地補貼小微企業用工方面的社保補貼,符合條件的可以給補貼社保,另外符合條件的要免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還可以免費給他們保管高校大學生檔案、就業的人才檔案,免費提供公共服務平臺,努力緩解小微企業招工、用工難的問題。
小微企業經營離不開場所,尤其是一些生產型小微企業。由于經營規模小,場地租金對小微企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銷,而且有時候還面臨不好找場所的問題。針對這一經營難題,《意見》規定政府要加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幫助小微企業實現產業集聚和抱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