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們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2014年9月15日晚,當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王福康說到中馬旅游合作時,正在馬爾代夫進行首次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一番幽默插話,引得全場響起一片笑聲和掌聲。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也逐步升華,因而選擇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放松身心,開闊眼界,感悟人生,洗滌心境,這是大自然饋贈人類最好的禮物。親近大自然的同時文明出游也成了一件大事。
【標準表述】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不少人腰包也鼓了起來,更加注重享受生活。不少人選擇外出旅游,不但能讓人們放松身心,還能夠讓人們增長見識、提升閱歷。其實,在中國歷史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直是人們熱衷的,李白、杜甫、徐霞客等都算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如今,人們外出旅游,則是放松身心的居多。大多數人都能遵循旅游文明規范,然而,依然有少數人不遵守旅游文明規范,有的亂扔垃圾、有的亂涂亂畫、有的大聲喧嘩,成為“煞風景一族”。
[原因]
一是素質教育的落后,部分游客的自身素質不高,沒有“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沒有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盡到自己的義務。
二是由于現在的大部分景區只注重經濟效益,而不注重對游客的管理,為了取得暫時的經濟效益,不顧景區環境的承載容量而大量吸引游客。
三是旅游景區內的管理體制不完善,大部分景區在管理制度上對景區工作人員的要求相對較低,沒有形成一個全面的管理培訓制度。
四是對不文明出游的相關法律的缺失,對游客的不當之舉沒有相應的處罰,間接的加劇了游客的種種不當行為的發生。
[對策]
一是政府相關部門應正確引導和管理,加強環境保護問題重要性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讓公眾認識到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對旅游環境、景觀的污染和破壞。
二是完善旅游法規體系和加快相關立法,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將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體現時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觀念相融合。
三是政府景區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經濟效益而忽略對游客的管理,不能對游客的行為聽之任之。
四是要加強對景區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景區工作人員的認識和服務質量,積極發揮導游的監管作用。
五是強化公民自身文明素養教育。不光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文明出游習慣,家長和老師更應該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以自身行為去影響下一代。同時,對不文明行為,更需要相互提醒,把自律與他律相結合,把維護文明秩序當成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約束,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