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4年6月,湖南衡東縣大浦鎮300多名兒童被查出血鉛含量超標。村口一家名為美侖化工廠的電鋅生產工廠的廠區內煙氣彌漫,大量灰色煙塵從車間頂棚冒出,排污溝直接通往湘江。當地官員稱,超標原因不能確定,咬鉛筆“也可能超鉛”。
“咬鉛筆也會超鉛”的論斷無疑是荒謬的,讓用石墨或粘土做成,并不含鉛的鉛筆“躺槍”。正是由于不關心才不在乎,才會隨口用“雷語”推脫,可信度不值一提,背后的“權力冷漠”已是昭然若揭。
近年來,各地兒童血鉛超標新聞層出不窮,江西吉安、陜西鳳翔、湖南武岡、云南昆明、龍巖上杭、湖南郴州等地均曾被曝光有類似事件,而究其原因與當地化工企業偷排偷放不合格污水廢料廢氣有關。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環境污染對兒童的身體影響是相當嚴重的,尤其是血鉛超標會阻礙兒童的生長,尤其是影響兒童智力的發育。村里的鍍鋅廠,雖屬于小化工廠,但是如果在生產中管理不到位,對環境污染也會相當嚴重。對于這樣的企業,環保部門三令五申要求關閉取締;即使是大企業如果想生產也要通過環評關,不能在生產中任意排放,影響當代百姓的身體健康,并且化工廠生產不達標,肯定會給后代子子孫孫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隱患。
環境污染事件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在少數,一些污染企業為追逐利益不惜以損害環境為代價,最直接的就是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嚴重損害。這些污染企業能照常開工,與當地監管不力是密不可分的。這些污染企業能在“保護傘”的庇護下違規生產,是因為一些官員為了撈政治資本,為了政績好看,片面追求GDP,挖空心思編數據,為了發展經濟對國家政策和民生疾苦熟視無睹。這是對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極為不負責的一種表現,應該受到應有的法律懲罰。
[措施]
一、政府部門要糾正政績觀偏差,百姓利益至上
在制度層面廓清政府與企業的界線,不再“唯GDP”,使得政府從企業利益的板凳上退位,真正坐在公共利益的板凳上。面對如此眾多的兒童血鉛超標,應該為兒童的健康著想,應該為百姓的利益著想,不應為不良企業的生產開脫責任。
二、要嚴格問責
讓為污染“保駕”的官員不能再信口扯謊,推卸責任。執法機關在對涉嫌企業責任人依法調查的同時,也要對環保等相關部門進行履職調查。對沒有履行好職責的官員進行嚴肅問責,對和企業有利益瓜葛形成腐敗的人員依法處理offcn版權。
三、加強監管
對于污染企業不但對已經造成的污染進行補救,更要做好事前預防,讓污染企業根本不能開工,才可能讓“兒童血鉛超標”之類的事件不再發生。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糾正政績觀偏差 讓人民利益至上
[開頭示例]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進入了一個環境突發事件的高發期,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環境突發事件屢屢發生。中央多次強調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在不少地方,仍有一些干部在犧牲環境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之間搖擺。
[結尾]
從“魚米之鄉”到“荒蕪之地”,似乎不過是簡單的“污染”二字,而當地群眾想要恢復身體健康、恢復田地的肥沃卻不是那么簡單。無心無知的官員不走,污染企業的“保護衣”就難除,“權力冷漠”的病根不斷,污染帶來的“毒”就會一直作為“并發癥”威脅著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媒體曝光不是“長效藥”,當地政府真正采取有實效的措施加以整頓,才能讓群眾的權益得到保障,才能重新贏得人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