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在美國、日本及西歐,大多數企業都利用預算進行管理,預算管理被視為企業實現管理控制與“評價分部經理計劃分部經營,而后按計劃運行的能力”的有效方法,被企業界定義為“全面預算是一種由一個獨立的主體以財務數字表達對未來某一特定時期的預測,包括組織主要財務收支的整體的經營計劃,也是組織執行的書面準則”。其要義闡述如下: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是為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服務的,或者說是戰略實施的支撐體系;公司沒有戰略,也無所謂全面預算。
實施對象為公司內外部的資源,這些資源一般需要滿足三個條件:能為企業所控制、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能用貨幣計量。
預算管理需要實施一系列管理控制活動。實施這些活動主體一般分為三種:投資人、各級經營者和財務或審計部門。因此,全面預算不僅僅是財務部門所能夠承擔的。
從對預算、全面預算的定義中可以解答什么是預算這個問題:企業高層已經開始意識到公司“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一定的目標。公司高層對能夠實現“管理”與“控制”的這個載體并不是很清楚,畢竟全面預算在我國也剛開始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