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計職業判斷的特點
所謂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和與會計相關的其他職業人員按照會計法、會計準則及其他會計法規的要求,結合企業自身的財務環境和經營特點,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對其所面臨的不確定會計事項,根據交易或事項的性質、實質和結果采取的原則、方法、程序等方面而進行的判斷與選擇。它具有如下主要特點:
(1)動機性。任何一項判斷與選擇總是帶有其特定的動機,不同的動機就會導致出現不同的選擇與判斷。會計職業判斷也不例外。一般來說,會計人員在對不確定會計事項進行判斷與選擇時,在考慮盡可能簡化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上,除了希望判斷與選擇的結果能及時、客觀地反映出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之外,還希望對會計事項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方法的選擇與運用,能有效地實現其特定目的或企業的財務目標。因此,會計人員運用職業判斷選擇會計政策和進行會計估計過程中,始終面臨著多個方案的比較,最終都是根據其動機而做出最后的選擇。
(2)主觀性。企業會計準則允許企業會計人員或與會計相關的其他職業人員對同一會計事項選擇不同的方法對會計資料進行加工處理,而不同的會計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但哪一種方法能使結果更接近客觀實際,在很多情況下很難找到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只能依據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來確定。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摻雜著會計人員的主觀臆斷性。
(3)限制性。盡管企業會計準則賦予會計人員選擇會計處理方法、原則、程序等方面的權利,但這決不是說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可以不受約束的隨意判斷,它只能在會計規范所允許的范圍內做出判斷和選擇。因此,會計職業判斷雖然具有主觀性,但它是在有限制和要求下的相對主觀,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些影響和制約會計職業判斷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社會的外在約束機制,如會計法規、會計準則、稅收政策等;
②企業的自身因素,如企業理財目標、企業組織形式、生產經營特點等;
③會計自身因素,如會計人員自身的業務技能、職業道德水準等。
2.會計職業判斷應遵循的原則
正如上文所述,會計職業判斷是在有限制和要求下的、為了實現其特定動機或企業財務目標而做出的相對主觀的判斷與選擇。因此,會計人員和與會計相關的職業人員在進行會計職業判斷時,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權衡利弊得失,在遵循一些基本原則的基礎下進行。
(1)合法性原則。所謂合法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會計職業判斷時必須以會計規范為依據。我國的會計規范體系主要包括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及其他會計法規和規章制度,它是指導、規范和約束會計人員及相關人員會計行為的行動指南,明確了會計人員及相關人員在會計行為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并且規定了應該做到而沒有做到、不應該做反而做了應負怎樣的法律責任。因此,會計職業判斷只能在會計規范體系所允許的范圍內做出判斷和選擇,所抉擇的企業會計政策必須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精神實質。換句話說,會計職業判斷,只有在會計法規體系提供的空間范圍內進行才是合法的。否則,就是違法行為,必將承擔法律責任,并受到法律制裁。
(2)公允性原則。所謂公允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會計職業判斷時必須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公允揭示為核心。財務會計作為一種商業語言,其主要目標在于為企業內外部的有關利害關系人定期提供公允的財務會計信息,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因此,在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的會計核算處理和實施內部會計監督進行職業判斷時,必須既對本單位負責,又對社會負責。也就是說,對于確定的會計事項應根據原始憑證直接加以確認,而對于不確定會計事項應該以最近可獲得的真實可靠的信息為基礎做出判斷,在整個會計職業判斷過程中不能損害利害相關人的利益。
(3)守道性原則。所謂守道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會計職業判斷時必須以恪守職業道德為前提。會計工作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它是一種技術方法和理念并重的職業。遵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上崗執業的必備條件,也是防止會計信息虛假誤導的基本前提。因此,會計人員和會計相關職業人員在進行會計原則、方法、程序的選擇與判斷時,始終面臨著可靠性與相關性、穩定性與適用性、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利益選擇與客觀公正等觀念和立場的矛盾和斗爭,最終選擇的結果主要取決于道德因素。這就要求會計人員需要有高度的原則性和敬業精神,嚴格遵守職業道德,不畏懼外部勢力,不受狹隘利益思想的影響。
(4)經濟性原則。所謂經濟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會計職業判斷時必須以低成本、高效益地提供會計信息為基礎。會計信息也是一種商品,提供和使用會計信息需要花費成本。只有當會計信息所能帶來的效益高于其成本時,才值得提供。其中:會計信息的成本包括收集、整理、編制報表、查核、分析及解釋所花費的代價等。會計信息的效益,對企業而言,可能增加經營效率,獲得資金的融通或吸引投資;對投資者和債權人而言,可充分了解投資報酬及風險,使其資金處于最佳運用狀態等。因此,在進行會計職業判斷、抉擇企業會計政策時,應權衡提供會計信息的成本與效益。在基本的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上,應選擇便于理解和實施的會計政策,并盡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時,應優先選擇能使提供的會計信息更真實、公允的會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