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嬰衛生院工作總結一
20XX年,在院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繼續深入開展“三好一滿意”和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及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衛生部《愛嬰醫院管理監督指南》,院領導高度重視愛嬰醫院工作,加大了對愛嬰醫院的監管力度,加強規范管理,進一步提高愛嬰醫院產科質量,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保障母嬰安全,把鞏固愛嬰醫院工作與醫療工作相結合,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取得的成績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
1、落實愛嬰醫院工作長效管理機制,使愛嬰醫院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2、院領導班子重視愛嬰醫院工作,今年以來,把愛嬰醫院工作與醫院的中心工作相結合,狠抓愛嬰醫院管理工作,使鞏固愛嬰醫院母乳喂養工作得到長足的發展。
(二)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院領導班子和愛嬰醫院管理領導小組成員認真學習《愛嬰醫院監督管理指南》和《愛嬰醫院母乳喂養工作規范》,明確婦幼保健機構自身肩負的責任;明確自身發展的廣泛深遠的影響;明確推進民族素質提高的促進作用。
(三)全員動員,提升意識
通過中層干部會、全院職工大會、專題工作研討會宣傳婦幼保健院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把“三好一滿意”活動和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有力的推進愛嬰醫院工作。
2、正確指導產婦母乳喂養技巧,現場檢查未發現產婦有乳頭皸裂、乳房腫脹的現象,母嬰同室未發現奶瓶、奶嘴現象。
3、對產婦進行按需哺乳重要性的培訓,教會母親識別新生兒饑餓時的表現,更好的進行母乳喂養。
(四)依法執業,規范管理
1、使用《孕產期保健手冊》和《兒童保健手冊》率100%,使用《婦幼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對高危孕產婦進行早期篩查和跟蹤管理。
2、嚴格按衛生部、公安部有關《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規定,依法使用《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軟件》做好管理與發放。
二、存在問題
(一)產、兒科部分醫護人員對母乳喂養技巧指導臨床應用有些欠缺。
(二)新生兒科配奶間設施不夠完善、設計不夠合理。
三、整改措施
(一)加強對新上崗醫護人員愛嬰醫院知識培訓工作,強化學習的重要性,提高愛嬰醫院母乳喂養技能。
愛嬰衛生院工作總結二
幾年來,在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指導下,我科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與考核措施,規范了醫護人員行為,保證了工作質量,使愛嬰工作不斷鞏固、完善和提高。
一、領導重視,進一步加強機構建設工作
自創建愛嬰醫院以來,絲毫未放松愛嬰工作,在貫徹《母嬰保健法》同時,院領導將愛嬰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創建領導班子和技術指導小組不撤,并設有愛嬰辦,繃緊鞏固成果之弦不松,注重行政管理勁頭不減。每年根據人事變動情況,及時調整了鞏固愛嬰醫院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成員,院長擔任鞏固愛嬰醫院成果領導小組組長,親自掛帥,使鞏固愛嬰醫院成果作為“一把手”工程,副組長由分管業務院長擔任。鞏固愛嬰醫院領導小組由院辦公室、愛嬰辦、醫療、護理、保健、產科、財務科等部門的負責人組成,愛嬰辦負責制定計劃,分解任務,責任到人,各司其職,相互協調,密切合作,確保鞏固愛嬰醫院成果順利進行。
二、結合實際,不斷完善各項愛嬰工作
(一)按照愛嬰醫院標準要求,對愛嬰醫院工作制度進行全面的修訂和完善,建立健全了母乳喂養工作制度、母乳喂養宣教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等制度和母乳喂養常規、正常新生兒護理常規、健康教育常規等內容,使愛嬰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逐步走向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
(二)在提供母嬰系列服務的同時,將母乳喂養管理措施納入各班護士崗位職責,責任到人,開放式的護理與服務對象融為一體,既增加了工作責任心,又激發了家屬積極參與促進母乳喂養的熱情,形成了全民參與、社會支持關注的嶄新局面,提高人口素質,維護了婦兒合法權益。
(三)不斷優化門診和病區的環境,使之達到整潔、安全、舒適、人性化的要求,進一步體現愛嬰行動的宗旨,為孕產婦營造一個溫暖、舒適、潔凈的住院環境,現在的愛嬰區環境宜人,設備齊全、功能化;為滿足不同層次服務對象的需求,普通病區床間裝有隔簾,為孕產婦營造一個獨立空間,更好的保護其隱私,增加了病區的溫馨、人性化的服務條件,贏得了社會和服務對象的贊譽。五是,堅持做好母乳喂養培訓工作。每年對新分配的醫、技、護、工勤人員進行18小時以上的崗前培訓,重點培訓“三十條”及有關母乳喂養知識,培訓后進行考試,做示范演練,合格后方可上崗,新上崗人員的培訓率達100%。
(四)落實母乳喂養工作,使每個孕婦入院第一天就置身于一個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圍中,從產科門診到到病房均有護士做好母乳喂養的宣教,一進病房負責護士就會發給宣教資料,隨后有專職人員做好孕期保健和母乳喂養知識宣教。臨產婦進入產房后,助產士以胎兒給媽媽一封信的形式,將母乳喂養的好處宣傳資料發給臨產婦及家屬,并實施“一對一”助產士全程陪伴分娩服務;助產士嚴密觀察產程,減少難產的發生,最大限度的減少分娩過程中對母嬰造成的傷害;新生兒出生后半小時內進行早接觸、早吸吮;母親在產房期間嬰兒不能先送產科(愛嬰區),離開母親。助產士護送產婦與嬰兒到產科(愛嬰區)時,愛嬰區工作人員要熱情接待,做好新生兒入科處置后,陰道分娩要求半小時內床旁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宣教及指導母乳喂養一次,實行24小時母嬰同室,鼓勵按需哺乳;產科護士每1~2小時巡視母嬰一次,進行母乳喂養知識的督導與評估。
(五)加大產科基礎護理質量管理,使病房整潔、美觀、家庭化,確保為孕產婦做到“兩短”、“六潔”、“五到位”。堅持落實產科查房制度,確保母嬰安全;門衛也要有專人負責,做好安全保衛工作;出院前護理人員再次作好母乳喂養評估并告知產婦及家屬出院后與母乳喂養支持組織取得聯系的方法,使母乳喂養工作深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層次。
三、狠抓質量,強化監督考核工作
嚴格按《愛嬰醫院評估標準和評分方法》,將每項質量標準要求分解到責任人,下發給科室,再由科室責任到人,讓每個人對質量標準和評分方法都有明確認識,使層層有活動,人人有責任,實行制度約束,人人參與質控,人人又被質控,保證愛嬰醫院質量的提高。及時反饋愛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制定改進措施,有針對性防止愛嬰工作滑坡。不斷改革產科服務模式,產科質量穩步提高尤其是創建愛嬰醫院以來,產科不斷改革服務模式,系統管理孕產婦,產科質量明顯提高。新生兒無一例因診療護理不當的并發癥,在每月醫德醫風檢查中,孕產婦滿意度保持96。6%以上,在鞏固愛嬰醫院工作的同時,我們注意不斷總結經驗,勇于創新。結合婦幼保健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加強了愛嬰醫院臨床和保健的緊密聯系,在做好母乳喂養咨詢、孕產婦營養咨詢門診、產后門診隨訪管理的同時,提供產褥期保健、母乳喂養及新生兒護理的指導與幫助,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工作,受到孕產婦及家屬的歡迎和好評。
四、尋找短板,推進愛嬰事業發展
(一)完善制度建設,愛嬰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領導重視,社會支持,使母嬰保健服務行為得到全社會的監督管理,納入了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的管理軌道。我院通過鞏固愛嬰醫院的工作,并不斷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與服務功能,強化了醫護人員的法律意識與職業道德意識,規范了醫護人員行為,醫療護理質量顯著提高,促進了醫院工作的全面發展。
(二)將鞏固與發展相結合,在不斷發展上下功夫,我們堅持常抓不懈,做到思想不松、目標不降、責任不變。在愛嬰工作上一如既往做到醫療保障到位,宣傳指導到位,護理責任到位。通過規范管理,加強監督考核,強化了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提高了服務質量,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有效地促進愛嬰工作的不斷發展。
(三)鞏固愛嬰醫院工作,通過對孕產婦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根據不同的個體需求評估,制訂不同的教育計劃與內容方法,拓寬了護理人員的知識面,增強了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促進了護患關系的融洽,體現了護理工作的自身價值,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促進了保健與臨床相結合,使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孕產婦,每個家庭,在臨床中開展保健,增強了產婦健康保健意識,密切了醫患關系,提高了孕產婦對醫院的滿意度,打破了臨床與保健脫節的現象。
愛嬰衛生院工作總結三
20XX年,在院領導和愛嬰醫院管理辦公室的正確領導下,繼續深入開展“三好一滿意”和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及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司《愛嬰醫院管理監督指南》,院領導高度重視愛嬰醫院工作,加大了對愛嬰醫院的監管力度,加強孕婦學校的規范管理,進一步提高愛嬰醫院產科質量,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保障母嬰安全,把鞏固愛嬰醫院工作和“降消”工作及艾滋病母嬰阻斷攻堅工程與醫療工作相結合,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XX年1~11月共分娩300人次,除特殊情況需母嬰分離不能母乳喂養外,其余均實施母嬰同室,給予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率為99%,有力地推動了愛嬰醫院母乳喂養工作的實施,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取得的成績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
1、由于人員崗位變動,及時調整了愛嬰醫院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和行政督導小組及技術指導小組成員,下設愛嬰醫院管理辦公室在護理部,落實愛嬰醫院工作長效管理機制,使愛嬰醫院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2、院領導班子重視愛嬰醫院工作,今年以來,把愛嬰醫院工作與醫院的中心工作相結合,狠抓愛嬰醫院管理工作,使鞏固愛嬰醫院母乳喂養工作得到長足的發展。
(二)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院領導班子和愛嬰醫院管理領導小組成員認真學習《愛嬰醫院監督管理指南》和《愛嬰醫院母乳喂養工作規范》,明確婦幼保健機構自身肩負的責任;明確自身發展的廣泛深遠的影響;明確推進民族素質提高的促進作用。
(三)建章立制,落實責任
1、調整以封占云院長為組長的愛嬰醫院管理領導小組和行政督導小組及技術小組,小組成員包括業務副院長、護理部、產科、兒科、新生兒科、兒保科、婦保科、健教科主任和護士長,落實《愛嬰醫院母乳喂養知識職工手冊》人手一冊,保證愛嬰醫院母乳喂養工作的實施。
2、制定愛嬰醫院母乳喂養培訓方案,保證母乳喂養政策的實施,提高人口素質。
(1)20XX年對新上崗和新調入職工進行集中為期一周的全脫產崗前培訓,其中愛嬰醫院知識培訓時間18小時,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
(2)對產兒科醫務人員進行愛嬰醫院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和技巧進行復訓3小時以上,使他們能運用母乳喂養知識和技巧指導產婦正確哺乳,保證純母乳喂養工作的實施。
3、不斷完善產房、產科、兒科母嬰同室管理制度,做好產前、產時、產后正確指導孕產婦掌握母乳喂養知識和技巧。
4、產科主任、護士長經常利用晨會對科室醫護人員進行愛嬰醫院母乳喂養知識和技能的強化培訓,完善母嬰同室病歷記錄。
(四)全員動員,提升意識
1、通過中層干部會、全院職工大會、專題工作研討會宣傳婦幼保健院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把“三好一滿意”活動和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有力的推進愛嬰醫院工作。
2、重新對產房進行裝修,改善產房環境,為孕產婦創造一個舒適的分娩和住院環境,產房、母嬰同室堅持實施“三早”: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30分鐘以上,產婦能正確回答。
3、實施母嬰同室工作,嬰兒設置有獨立的嬰兒床;提問產兒科工作人員愛嬰醫院母乳喂養相關知識,能比較流利的回答;能指導產婦正確的哺乳體位和嬰兒含接姿勢,保證母乳喂養的成功。
4、關愛社會的特殊人群,提供人性化服務。工作人員接受有關“HIV”陽性、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母乳喂養知識的培訓,能較好指導相關嬰兒喂養問題。
5、正確指導產婦母乳喂養技巧,現場檢查未發現產婦有乳頭皸裂、乳房腫脹的現象,母嬰同室未發現奶瓶、奶嘴現象。
6、對產婦進行按需哺乳重要性的培訓,教會母親識別新生兒饑餓時的表現,更好的進行母乳喂養。
(五)強化宣傳,營造氛圍
1、通過每天的孕婦學校和每周六的公益孕婦大課堂傳授母乳喂養好的科學理念。
2、利用醫生查房,解決產婦在母乳喂養中遇到的困難并給予指導;產后區護士排班,設有專職母乳喂養宣教班,負責對產婦進行強化母乳喂養知識和技巧的指導。主動巡視,指導喂哺技巧,對堅持純母乳喂養6個月的好處進行宣教,如在母乳喂養過程中遇到困難,公示產科熱線電話3208414告知產婦在母乳喂養過程中尋求咨詢和幫助的途徑,深受產婦和家屬的歡迎。
(六)開展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養率
1、凡接待新入院的孕婦的護士,堅持對新入院孕產婦發放《母乳喂養》小冊子,堅持愛嬰醫院母乳喂養相關知識進行健康宣教和母乳喂養技巧指導,使全社會都來支持母乳喂養。
2、加大對剖宮產術后和母嬰分室產婦母乳喂養技巧及手法擠奶的指導,幫助產婦樹立母乳喂養自信心。
(七)加強產前門診的管理力度
1、產前門診醫護人員加強對前來我院產前保健的孕婦的相關愛嬰醫院知識的培訓,堅持發放愛嬰醫院母乳喂養知識宣教指導手冊。
2、增加孕婦學校設備投入,完善孕婦學校管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孕婦學校有專職人員上課,多科室人員參與授課,對孕婦進行母乳喂養宣教指導,嚴格遵守產科促進母乳喂養工作制度,使每位需要母乳喂養的產婦都得到醫護人員母乳喂養知識的宣教指導,提高孕婦學校上課率。
3、充分利用孕婦學校這個陣地,定期舉辦孕婦大課堂講座,對廣大孕婦和家屬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和孕婦營養及孕期保健知識講座,傳授母嬰同室的重要性和母乳喂養的好處等知識,深受廣大孕婦和家屬歡迎。
4、繼續做好助產士門診工作,有針對性對孕婦指導和講解分娩知識,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促進母乳喂養的成功,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八)強化質量,督導落實,持續改進
落實環節質控,每月對愛嬰醫院相關內容進行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當場反饋,使愛嬰醫院工作質量得到持續改進。
(十)依法執業,規范管理
1、使用《孕產期保健手冊》和《兒童保健手冊》率100%,使用《婦幼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對高危孕產婦進行早期篩查和跟蹤管理。
2、杜絕無證上崗,產科建立有從事母嬰專項技術人員資格證和注冊醫師及護士資格證號碼公示欄,接受社會監督。
3、嚴格按衛生部、公安部有關《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規定,以及《山東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辦法》依法使用《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軟件》做好管理與發放,發放率為92。37%,達到區衛生廳的標準。
二、存在問題
(一)個別人員對《本院促進母乳喂養成功的十點措施》內容掌握不好。
(二)產、兒科部分醫護人員對母乳喂養技巧指導臨床應用有些欠缺。
(三)新生兒科配奶間設施不夠完善、設計不夠合理。
三、整改措施
(一)針對自評估中產、兒科系列全體人員(值班除外)愛嬰醫院知識和技巧掌握不好的現狀,科室加強培訓。
(二)加強對新上崗醫護人員愛嬰醫院知識培訓工作,強化學習的重要性,提高愛嬰醫院母乳喂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