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天津東疆保稅港區 8月12日晚11時20分左右,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所屬的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截至8月13日18時,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50人死亡;住院治療701人,其中重癥傷員71人。目前,現場火勢已初步得到控制,撲救工作仍在進行中。
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是天津海事局指定的危險貨物監裝場站和天津交委港口危險貨物作業許可單位,成立于2011年。
企業倉庫現場的風險管理措施不可謂不健全到位。在2012年公示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躍進路堆場改造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提示的風險包括:“擬建項目涉及的物料大多為危險、易燃物料,在物料運輸、貯存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但企業強調:“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的前提下,事故風險在可接受范圍內。”溝通機制不健全、應急管理能力欠缺是目前這兩個歷次類似事故暴露出的頑癥,同樣體現在本次天津爆炸事故之上。
誰批準在居民區旁建危化品倉庫
爆炸后,大量歷史信息浮出,這時大家才發現,早有專家指出,天津港的危險品貯存密集度太高,且與周邊居民區距離過近,容易引發危險。爆炸之后,臨近居民開始追問:為何住宅小區會緊臨危險品倉儲物流園?當時是如何規劃的?又是怎么通過環評的?根據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倉庫與周邊建筑的安全距離為1000米,但此次爆炸點的周圍1000米內,有超過5600戶住戶。
在一些城市規劃專家看來,這場悲劇,正是因為當地政府忽視相關企業與民眾的知情權所致。8月12日的爆炸,使爆炸點附近多個小區受到不同程度損失,其中包括萬科(000002.SZ)開發的海港城、金域藍灣、雙子座小區。該區域規劃的居民小區眾多,除上述萬科三個樓盤外,合生(00754.HK)和萬通(600246.SH)等眾多房企開發的十余個樓盤,均位于該倉儲物流用地周圍。事發后,眾開發商們開始努力“自辯”、“自救”。萬科在回答《財經》記者問詢時答復:萬科海港城一期于2010年年底開盤,二期于2011年5月,三期開盤是2014年6月。所在區域為天津港國際物流生活服務區,屬于住宅用地。2010年4月萬科獲取土地使用權,當時周邊尚未有普通物流倉庫,之后倉庫建成,但萬科未被告知它會被改造為危化品倉庫。
問題:結合材料和社會實際,談談如何做好安全生產相關工作?
【解析】
1.建設以行業監管部門為主導、聘請專家協助排查、安監部門綜合管理的隱患排查治理新機制。
2.要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強化紅線意識,提升安全管理整體水平
3.強化責任追究制度,對于事故責任人要嚴厲追責。
4.發揮媒體的作用,做好充分的信息公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