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也就是時政考試,應用文寫作。寫作題型包括報告、講話稿、演講稿、開幕詞、公開信、意見以及通知等幾種形式。下面,中公教育就結合不同的題目類型,為大家進行分析概括。
報告“適用于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報告是一種呈閱性的上行文,主要用于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等。
一、報告的分類
報告的分類情況比較復雜,從不同的角度分有不同的種類:按內容分為情況報告、工作報告、答復報告和報送報告四種;按行文目的分為呈報性、呈轉性報告;按性質劃分為綜合報告、專題報告;按時限可分為例行報告和不定期報告兩種。
二、報告的特點
1.內容的匯報性:一切報告都是下級向上級機關或業務主管部門匯報工作,讓上級機關掌握基本情況并及時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指導,所以,匯報性是“報告”的一個大特點。
2.語言的陳述性:因為報告具有匯報性,是向上級講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樣做的,有什么情況、經驗、體會,存在什么問題,今后有什么打算,對領導有什么意見、建議,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敘述方法,即陳述其事,而不是像請示那樣采用祈使、請求等法。
3.行文的單向性:報告時下級機關向上級機關行文,是為上級機關進行宏觀領導提供依據, 一般不需要受文機關的批復, 屬于單項行文。
4.成文的事后性: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 向上級機關作出匯報, 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5.雙向的溝通性:報告雖不需批復,卻是下級機關以此取得上級機關的支持、指導的橋梁;同時上級機關也能通過報告獲得信息,了解下情,報告成為上級機關決策、指導和協調工作的依據。
三、報告的格式
報告一般由標題與正文兩部分組成,正文部分包括文章的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比較明顯,層次比較清楚。
1.標題
報告的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
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于××××的報告”、“關于××××的報告”、“××××調查”等。
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標題結合使用三種。陳述式如《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提問式如《為什么大學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在正副標題結合式中,正標題陳述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標題標明調查的對象、范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于“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范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實踐思考》等。
作為公文,最好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標題結合式的標題格式。
2.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題和結尾三部分。
前言部分以簡要文字交代調查的目的、時間、地點、調查對象或范圍、調查方式、取得的結果以及本文所涉及的主題。前言的寫法有多種形式,如概述式、結論式、設問式等,寫法各異,效果不同。
概述式前言采用概述式寫法,對調查研究的目的、時間、地點、對象、方式等基本情況給予概括性的回顧。這種前言強調調查主體,即“筆者”進行調查研究工作的簡要過程,進入主題樸實自然,拉近了與應試者的距離。
結論式前言即打破常規,先交代調查結論的一種開頭方式,稱之為“倒懸法”。這種前言,實際上可以當作結論放在結尾說明。因為這是作者在考察了解問題的現狀,并結合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之后的必然論斷。但是,作者把這種屬于結論的內容,提前到前言部分表達,引起了一種先聲奪人的效果,其問題的嚴峻性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抓”著應試者用心去閱讀。
設問式前言即將報告重點闡述的內容,以設問方式放在前言部分,以引起人們注意。這種前言把報告的核心問題擺在開頭,有較大的吸引力,提醒人們帶著問題去閱讀報告,這是很好的開頭方式。
報告的主體內容實際上是由調查情況和研究結果兩部分組成的。調查情況旨在詳細具體地敘述調查對象的基本狀況;研究結果則重點反映對調查對象有關經驗得失的分析,找出規律性認識,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方法、措施等。應當說,調查情況是形成研究結果的基礎和前提條件;研究結果則是調查情況的理性分析與提煉升華,是報告的主要價值所在。
主體部分的寫法是影響報告質量的關鍵,必須注重邏輯性,講究內容結構的合理有序的安排。根據報告寫作的實踐經驗,主體部分可以采用橫向式結構、縱向式結構、縱橫結合式結構。
橫向式結構即將主體內容按照問題的不同性質概括成幾個相互并列的部分,分別闡述,這樣的寫法容易做到條理清楚,觀點明確,重點突出,比較適合于典型經驗調查或社會基本情況調查。一般需要列出小標題。
縱向式結構即按照調查對象的發生、發展過程或調查順序展開議論和敘述,行文表現為一氣呵成,可以不列小標題,只要按照內容適當分段即可。這樣易于將事件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依次表達,便于應試者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后果,比較適用于事故或案件的報告或內容較為簡單的報告。
縱橫結合式結構即在一篇報告中采取縱中有橫、橫中有縱、縱橫結合的結構形式。基本做法是:在按照橫向并列式為主安排結構的基礎上,在某些部分采用按照事物的由來和發展過程加以交代;在按照縱向式即事物發展順序安排結構的基礎上,在某個部分插進橫向展開敘述和說明。這樣就使這篇報告形成了一個嚴密而富有變化的網狀交叉結構,這是內容比較復雜的報告經常采用的結構形式。
報告的結尾必須把報告主體部分所反映的內容的價值、意義、作用于一番理論上的評價,或恰到好處地提出作者的看法,或鼓勵人們去學習、探索,或號召人們沿著某一方向繼續前進,等等。結尾寫得好,可使整篇報告倍增光輝,有“點石成金”之效;反之則前功盡棄,有“狗尾續貂”之嫌。所以,盡管報告的結尾可長可短,但一定要起到總結全文、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報告寫作時應遵循的要求
(1)遵循報告的寫作規律,做深入、全面、系統的調查工作,必須認真分析核實材料,確保材料的客觀真實,避免偏聽偏信、道聽途說。
(2)處理好材料與觀點的關系。報告重在用事實說話,但不是用隨意堆砌的事實材料說話,二是運用事實和觀點相統一所產生的力量來說話。報告的觀點必須是從大量事實材料中總結出來的,材料又必須能夠說明和支持觀點。
(3)處理好敘述與議論的關系。報告采用以敘述為主、夾敘夾議的表達方式。調查經過、調查事實情況以及事物發生發展過程,都主要是靠敘述方式完成的。但是,記敘不是報告的主要目的,透過事實闡明一定的道理,提出作者的某一種主張,或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才是人們寫作報告的目的。所以報告的敘述和議論都是不可缺少的表達方式。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是敘述的升華,敘議結合是報告在表達方式上的一個重要特征。
(4)由于報告通常篇幅較長,必須講究敘述時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同時力求行文的語言生動活潑、增強報告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