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由的精神就是,自我懷疑而不________;自由的精神就是,盡力去理解別人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就是,兼顧別人的利益與自己的利益,不帶偏見;自由的精神要求人們牢記,即使是一只墜地的麻雀,也不能對其________;自由的精神,也就是基督的精神,他在將近兩千年之前,就教給人類至今尚未領會,卻也未曾遺忘的一課:或許有那么一個王國,那里的人們對最偉大者和最渺小者,都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妄自菲薄 熟視無睹 天公地道
B.妄自尊大 視若無睹 平等相待
C.唯我獨尊 視而不見 一視同仁
D.自高自大 見利忘義 等量齊觀
2.企業員工工作效率、工作熱情的提高所創造的價值遠遠高于有形資產。當前,中國企業家對自身和員工健康的忽視,已成為經濟實體“木桶”的短板。面對日益全球化的跨國激烈競爭,中國企業不能輸在最大的資本——“人”的管理上,健康福利機制的建立急需和國際接軌。在做好日常健康促進和管理的同時,加強“心理體檢”和對高危群體的健康干預,營造有利于人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氛圍。
這段話中,作者最主要想表達的觀點是:
A.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對于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B.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中國企業已輸在對“人”的管理上
C.企業家應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給予員工“正能量”
D.只要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健康福利機制,中國企業就能對員工進行有效的管理
3.為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就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世界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者都敞開著,誰也不必對它收藏之豐富而望洋興嘆,因為問題不在于數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讀過十來本書,卻仍然不失為真正的讀書人。還有人見書便生吞下去,對什么都能說上幾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費。因為教養得有一個可教養的客體作前提,那就是個性或人格。沒有這個前提,教養在一定意義上便落了空,縱然能積累某些知識,卻不會產生愛和生命。沒有愛的閱讀,沒有敬重的知識,沒有心的教養,是戕害性靈的最嚴重的罪過之一。
這段話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
A.獲得教養的重要途徑是研讀世界文學
B.通過研讀世界文學獲得教養必須要以個性和人格為前提
C.通過研讀世界文學獲得教養關鍵在于閱讀的數量
D.通過研讀世界文學獲得教養關鍵在于閱讀作品的質量
4.中國人千百年來講道德,卻講錯了道德,只講到獨善其身的“鄉愿”道德,卻沒講到兼善天下的“狂狷”道德。結果是中國思想中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理論誰都會說,卻很少人敢做,因為一做就倒霉。孔夫子攻擊“鄉愿”,但是千百年下來,人人都是“鄉愿”,并且以“鄉愿”身份,罵“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少數人“人格有問題”。我們不要忘記:檢定人格的第一標準,是看一個人有沒有特立獨行的、大無畏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人格”,而不是看他有沒有匹夫匹婦的 “小人格”。不確認出這種檢定標準,中國人的道德不會有進步,中國人將永遠在滑頭的道德水平上做小市民,中國人永遠不會做大丈夫。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檢定人格的第一標準是看一個人有沒有特立獨行的“大人格”
B.中國人千百年來所講的只是獨善其身的滑頭的“鄉愿”道德
C.中國人千百年來缺乏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人格”
D.只有確認檢定人格的正確標準才能使中國人的道德產生進步
5.新《消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并告知消費者。這就要求基層工商部門的消費維權機構要規范消費者投訴舉報處理程序,在法定期限內,對投訴、舉報分別啟動相對應的程序,并將處理結果及時告知投訴舉報人。告知方式無論是電話告知、口頭告知還是書面信函告知,都要有具體規范,告知的文書格式也要統一。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基層消費維權機構應在規范化上下功夫
B.基層消費維權機構應嚴格遵守新《消法》出臺的新規定
C.基層消費維權機構應將處理結果及時告知消費者
D.基層消費維權機構應統一告知處理結果的文書格式
1.【答案】C。解析:第二空,句中說的是對待諸如墜地的麻雀這樣的卑微生物,也不能存忽視態度。“視若無睹”“視而不見”填入符合語境恰當,由此可排除A、D。第三空,此處所填詞語應表達人們對不同的人同樣看待的意思,“一視同仁”相比“平等相待”程度更重,且“對……和……一視同仁”為常用句式。故本題選C。
2.【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員工健康對企業的重要性,然后闡述了當前企業家對員工健康的忽視,由此引出觀點:要重視員工健康,保持人的和諧可持續發展。A項是第一句的內容,非文段主旨所在;B項的“已輸在”表述錯誤,文中說的是“不能輸在”;D項的“只要……就……”表述絕對,文中說的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故本題選C。
3.【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獲得教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然后說明通過研讀世界文學獲得教養關鍵不在讀的數量,最后解釋原因:教養需以個性或人格為前提,失去這個前提,教養在一定意義上也就落了空。A項是文段第一句的內容,概括不全面;C項的“關鍵在于閱讀的數量”與“不在于數量”相悖;文段未涉及“閱讀作品的質量”,D項排除。故本題選B。
4.【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中國人千百年來講錯了道德,以致很少人具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人格”。然后說明不確認出檢定人格的正確標準,中國人的道德就不會有進步。由此可知,文段強調的是確定檢定人格標準對中國人道德進步的重要性。B、C項未提到“標準”問題,A項未提到“中國人”,均可排除。故本題選D。
5.【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介紹了新《消法》關于有關行政部門收到消費者投訴的處理規定,由此引出基層工商部門在應對消費者投訴時要規范處理程序、規范告知方式、統一告知文書格式。可見文段強調的是基層消費維權機構應在規范上下功夫。故本題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