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歷程數百載培育人才千千萬
——昔馬鎮中心學校簡介
昔馬鎮位于盈江縣城西部,國境線長18.3公里,距縣城平原50公里,四面群山環繞,風景秀麗,是一個漢族、景頗族、傈僳族共同居住的高寒山區鄉鎮。全鎮轄區內有三個村委會,人口10950人。2015年9月,昔馬鎮中心學校下轄五所小學,其中完小三所,分小兩所,在校學生1243人,40個教學班,教職工85人(其中專任教師80人,職工5人),合格學歷專任教師80人(專科及以上學歷83人),占專任教師的100%。
自1669年李登科等攜家人到昔馬定居至今已有342年的歷史。三百多年來,昔馬鎮教育事業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面不斷進步,學校從無到有,由小到大。1921年,昔馬鎮有人開始設班教私學;1929年1月,地方采取自籌經費開辦了一所全鎮性的茅草房學校;1933年,第一間瓦房教室在昔馬落成,有兩位教師,40多名學生;1936年春,正式改名為云南省蓮山縣省立昔馬小學,辦有6個教學班,學生200多名;由于抗日戰爭爆發,1942年-1945年停辦,于1946年初恢復省立辦學;解放初期由于人民內亂,1949年-1950年停止辦學,于1951年初又恢復辦學,學校增至5所,有教師15名,學生500多人。1970年開始辦附設初中班,至1985年3月,初中部脫立小學獨立辦學,共招收初中班21個班。期間,1984年初中十五班在全縣中考中成績名列第一,升學率達到70﹪。
1985年10月,昔馬鎮成全縣第一家通過普及初等教育檢查驗收合格鄉鎮;1986年昔馬小學由五年制改為六年制教學,并在全縣第一批辦起了“漢語拼音提前讀寫試驗班”;1987年,昔馬在全縣第一家通過“基本實現無文盲鄉”檢查驗收;2000年,“兩基”工作順利通過省人民政府評估驗收;2002年,昔馬鎮中心小學、保邊小學、黃傘坡小學的自然實驗室建設通過省、州、縣檢查驗收。
昔馬鎮中心學校長期以來,秉承以人為本、依法治校、勇以創新、提高質量、追求和諧、享受快樂。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為教師持續發展鋪路,為辦社會滿意的教育努力的辦學宗旨;堅持“以人為本,讓每個孩子都得到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加強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為工作思路,抓好學校常規管理工作。通過全鎮師生的不懈努力,教學質量在全縣一直名列前矛,尤其是學生的養成教育成績突出,得到了社會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表揚和肯定。昔馬鎮中心學校多次受到州、縣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表彰,教師有200多人次獲得省、州、縣級的表彰獎勵;中心小學曾兩度被評為盈江縣文明學校,2011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學校”等。
如今,從昔馬培養出來的學生已遍及多個國家、州縣直各部門、全縣各鄉鎮,正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奮斗著、奉獻著,他們正在為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繁榮穩定、民族團結和睦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