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教育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包括教育機會公平、教育過程公平和教育質量公平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教育結果公平。實現教育公平,直接關系到社會公平的實現,關系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沒有或者缺少公平正義(包括教育公平)的社會,談不上是一個正常的社會,更談不上是一個和諧的社會。
一、教育公平是制約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
一個國家的文明主要體現在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人類政治活動的成果,教育是提高一個國家的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徑,只有一個國家中所有人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機會,國家的文盲率和整體國民的文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全體國民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才可能提高一個國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因此,教育公平是制約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世界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教育公平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教育公平的實現,可以較少政府在貧困補助、失業救濟、家庭補助方面的財政支出,改變政府財政支出的結構,打破貧困-輟學-文盲-貧困這一惡行循環,減少政府在脫盲問題和貧困問題方面的投入,從根本上改變貧困者的生活狀態。教育公平的實現,可以讓所有的社會公民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提升全民整體文化素質的同時,減少失業人員,本質上改變貧困,減少了政府的補助支出,同時,良好的教育也使社會公民都有機會能成為有用的人才,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相應的貢獻。
三、教育公平是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和重要手段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會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是社會最基本的公平底線之一,也是社會公平在教育領域的體現和延展,是實現社會平等的最重要途徑。教育可以體現社會公民的基本權利,可以促進社會的穩定進步、經濟建設的繁榮發展,可以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改善人們的受教育狀況和生活質量,可以穩定社會秩序、優化社會環境,還可以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進一步增進社會公平。教育公平的實現,一方面為人們營造了一個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改變生活狀態和生存環境,有效建設社會不公平現象。只有實現教育公平,保障每個社會成員都成平等的享受教育,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才能實現社會平等,維護社會公平。
四、教育公平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
教育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基礎,教育公平的缺失,極大地影響到社會公平的其他領域,教育公平為不同的人提供一個共同的發展平臺,是保障人全面發展發展起點公平的基礎。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和老百姓聯系緊密的民生問題,政府工作要點和重心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的基礎是社會公平,社會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決定性因素。教育可以體現社會公民的基本權利,可以促進社會的穩定進步、經濟建設的繁榮發展,可以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改善人們的受教育狀況和生活質量,可以穩定社會秩序、優化社會環境,還可以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進一步增進社會公平。教育公平的實現,一方面為人們營造了一個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改變生活狀態和生存環境,有效建設社會不公平現象。只有實現教育公平,保障每個社會成員都成平等的享受教育,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才能實現社會平等,維護社會公平。
當今社會上的教育不公平現象還很多。因此,大力推行教育公平建設,保障社會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和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