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反思
在這兩年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發現自己在語法教學方面走了不少彎路。我一直認為,學生學習英語如果不了解英語語言的內部規則,必將影響學生準確的表達。即使是在強調以語言的交際功能為主的現在,學生也需要一些語法知識,準確、系統地掌握語言,因此我總是要求學生掌握住我所講解的語法知識,但結果與我的要求相差甚遠,我曾一度很是苦惱。最近我在網上查閱了一些關于這方面的資料,同時也聽了專家的講座,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現在我終于明白,原來小學階段的語法教學有來自學生接受能力的局限性,也有其不同的方法和要求。
1、小學英語語法主要出現在單詞、句型、短小文章中, 因而語法教學主要是結合這些具體的學習活動, 讓學生感受、領會、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法知識。語法教學要做到精讀多練, 或適當點撥、反復操練, 直到熟練掌握、形成語感、建立一套新的語言習慣。
2、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歸納和總結英語語法是很必要的。在接觸、理解、體驗、操練、運用之后,進行歸納和總結,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做總結歸納的時候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階段和思維的特點來采取相應的方法。
3、語言學習離不開實踐和反復練習。因而在教學中特別是語法教學中必須強調語言知識的實踐性和練習的多樣化。
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該創設一些符合孩子實際生活的情境來組織學生呈現、操練與運用語言。語法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講與學生學的基礎上.應該結合課堂創設的情境加以訓練,這樣將有助于學生遠離單調、枯燥的學習心理。在小學中高年級,教師盡量讓學生在教師的設問、提示下,來歸納和總結簡單地語法規則。語法規則是好學不好用。語言實踐活動會逐漸地培養用規則的能力。有一些老師以為孩子犯錯誤是因為這個語言點講解得不夠,我們講的很多東西是相互聯系的。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較真實的情景去使用語言,讓他們在玩樂中無意識地訓練了所學的語法。精講多練,促成內化。淡化對語法的講解和記憶,留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實例、實踐、實用;啟發、誘導、點化學生在語境中反復接觸和應用語言。
三, 要用心設計見成效的情景習作習題。
以前對于語法教學實在感到很難無從下手,但今天我不這樣認為了.教師在給學生設計練習題時,除了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外,還要注意帶給學生一定的語境.,應該多設計一些語境.情景教學中滲透語法知識.我覺得創設情景很重要,在真實自然的語境中學生才能真正的感受體驗語言.我認為情景教學不但教師喜歡學生會更喜歡,我一定多嘗試.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要有歸納和總結,但不同年級用的方法可以不同,總結歸納的層次應該是有所區別的,為此,要重視教材和教學程序的內在邏輯性,培養學生多問、多思、多想象、多聯想的習慣。
總之語法的教學要遵循三個原則:
1, 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對學生掌握語言、利用語言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2,只有理解了意義,孩子們才能加以運用, 為了鞏固孩子的語法知識,提高孩子語言的準確性,教師也要在適當時候使用意義先行原則.
3,最關鍵的是實踐、實踐、再實踐,要在實踐中為學生量身定做語法大餐,太多了學生不能消化吸收,還會厭倦 , 根據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人為本",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都要符合學生的本能與天性 ,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小學語法教學生動起來. 不僅有利于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還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