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考試,寫作總會成為考生考試的“難點”和“痛點”。寫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找準文章的總分論點,確定起整篇文章的框架和脈絡,然后往里面去擴充內容和素材,寫出一篇文章。那么在事業單位的寫作考試里面,總、分論點的來源于何處呢?
相對于省考、國考的申論寫作,事業單位的考試寫作難度相對較低。以某省為例,考試過程中,題目的設置多以話題作文為主,一般情況會根據對材料中的某句話的思考,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題干的設置是:給定材料7中談到,“沒有好的鄉村教育,就不會有美麗鄉村,也不會有城鄉統籌發展,全面小康的短板就難以補齊”。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和理解,參考給定材料,聯系社會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這樣的一個題干,在明顯不過的將文章寫作的中心思想已經告知了考生。很明顯,鄉村教育是這篇文章的主題詞,因為說了沒有鄉村教育,就會有后面的三個并列的后果和危害,所以重點在強調發展鄉村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主題詞確定是“發展鄉村教育”。后面三句話是鄉村教育發展所產生的的影響,在我們理論冊里面,擬定文章標題可以是:主題加意義。后面三句話都是事關鄉村的發展,不管是美麗鄉村、城鄉統籌、補齊短板,都是鄉村發展的具體表現。所以,標題可以擬定為:“發展鄉村教育助推鄉村發展”。后面三句話,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三個分論點的段旨句。一樣還是要以“鄉村教育”作為主題詞。寫出三個主題+意義的段旨句,文章也就成了一篇闡述意義的文章,文體上就屬于政論文了。所以文章的寫作框架即為:
標題:發展鄉村教育 助推鄉村發展
分論點一:發展鄉村教育,建設美麗鄉村;
分論點二:發展鄉村教育,實現城鄉統籌;
分論點三:發展鄉村教育,補齊小康短板。
故此,對于事業單位的寫作,考生一方面要全面的把握材料的內容,另一方面,還要對于體感給出的關鍵信息進行篩選,進行過濾,找出有效的關鍵信息,正確、準確的羅列出文章的總、分論點,寫出和命題人命題意圖相匹配的文章,才能具備向高分靠近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