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行測考試中,細節題是言語理解與表達的必考題型。只有熟悉細節題中常見的選項設錯類型,考生在考試過程中才可以提高這類題型的解題速度和準確率。細節題的做題方法比較簡單,即把選項帶入到題干中去一一比較,正確選項是原文部分語句的同義轉述,或是原文部分語句的合理推斷。常見的設錯陷阱有無、偏、反、混。
一、常見設錯陷阱之“無”
“無”即無中生有。主要是指把沒有的說成有的。表現在細節題中,“無中生有”主要是指選項涉及的某個概念、問題或結論在原文中并沒有提及。尤其是當選項出現對兩個事物進行比較時,一般原文并未對它們進行比較。
二、常見設錯陷阱之“偏”
“偏”即以偏概全。指以個別事物替代一類事物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體特征的一種設錯方式。多通過更改主語或混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擴大范圍來迷惑考生。
在閱讀文段時,一定要特別注意重要詞語前面的修飾詞和限定詞,如:“一些”、“有些”、“這些”、“少數”、“少部分”、“少量”、“一部分”、“某個”、“某種”、“幾乎”、“除……之外”、“到……為止”、“絕大多數”、“全都”、“全部”等,見到這些詞語時,就要重點關注。
三、常見設錯陷阱之“反”
“反”即正話反說。它是指選項與原文意思相反。命題人在設置錯誤選項時,有時故意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不需要說成必需,把必需說成可有可無。這一類錯誤選項中常出現的詞語有:必、必需、必須、沒、沒有、不、不必、不用、不曾、不可、是、不是。
四、常見設錯陷阱之“混”
“混”即混淆時態。指將還沒有發生或未實現的說成已經發生或實現的,將可能的說成必然的,將不肯定的說成肯定的一種設錯方式。
在閱讀文段時,大家要關注材料中的“將要”、“可能”、“也許”等詞語,判斷選項時則要注意“已經”、“必然”等十分肯定的詞語。準確把握“已然與未然”、“可然與必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