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加試科目: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基本問題
1.馬克思主義歷史發展的特點。
2.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3.新世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展及其趨勢。
二、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發現:唯物史觀
1.《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異化理論。
2.《德意志意識形態》對唯物史觀的闡述。
3.《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和意義。
三、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發現:剩余價值理論
1.《資本論》的內容和意義。
2.勞動價值論的內容和意義。
3.剩余價值理論的創立和意義.
四、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
1.社會歷史觀的多方面展開。
2.馬克思對東方社會的探索。
3.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觀、倫理觀、宗教觀。
五、列寧主義的誕生和發展
1.列寧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論述。
2.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
3.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
4.關于落后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理論。
六、蘇聯模式的形成和發展
1.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基本內容。
2.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特點。
3.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歷史評價。
七、西方國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
1.盧卡奇、柯爾施、葛蘭西的思想理論。
2.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薩特的思想理論。
八、蘇聯東歐的改革和巨變
1.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蘇蘇聯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
2.蘇東巨變的歷史教訓。
3.社會主義面臨的嚴峻挑戰。
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關于新民主義革命的理論。
2.關于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
3.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
4.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5.毛澤東思想體系的內涵和意義。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
7.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貢獻。
8.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9.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的相關問題。
參考書目:《馬克思主義發展史》(2009年版),顧海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