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委組織部、宣傳部,各縣(區)人社局、教育局、財政局、農發局、水務局、衛生計生局、扶貧辦、團委:
現將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等十部門《關于印發〈2018年遼寧省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遼人社發〔2018〕11號)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健全機構。撫順市成立“三支一扶”計劃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農委、市水務局、市衛計委、市扶貧辦、團市委等10個部門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各縣(區)要成立“三支一扶”工作組織機構,負責有關工作。
2.規范管理。各縣(區)及“三支一扶”計劃人員服務單位要根據職責切實做好“三支一扶”計劃人員的日常管理、考核和培養工作,考核結果存入本人及單位檔案并按要求報省、市“三支一扶”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備案。“三支一扶”計劃人員社會保險由市“三支一扶”計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為其辦理,工作和生活補貼由各縣區負責按時發放。市“三支一扶”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將不定期進行督導檢查。
3.保障經費。“三支一扶”計劃人員所需經費,中央及省財政定額補助不足部分,市、縣(區)財政按照5:5承擔,各縣區要將所需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及時足額撥付,以保障“三支一扶”計劃順利實施。
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就業優先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引導和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關于實施第三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41號)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18〕35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圍繞“一帶五基地”建設、“五大區域發展戰略”發展實際,為做好2018年全省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組織實施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招募對象和條件
(一)招募對象。重點招募2018年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輔助招募離校未就業的2016年、2017年省內生源普通高校畢業生。
(二)招募人數。按照人社廳發〔2018〕35號文件精神,2018年國家批準我省的招募計劃為400人(其中含大連市100人,由大連市單獨組織招募)。結合各市以往實施“三支一扶”計劃情況和人員需求情況,對全省招募計劃做了分配。
(三)服務期限。“三支一扶”計劃人員在基層崗位服務期限為2年,服務期滿并考核合格方可獲得相應證書。
(四)招募條件。堅持“就地就近、專業對口”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統一派遣的方式組織招募高校畢業生。具體條件如下:
1、政治素質好,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
2、具有敬業奉獻精神,遵紀守法,作風正派;
3、普通高校大專以上學歷;
4、學習成績良好,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符合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5、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6、符合招募崗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
(六)簽約上崗。各市“三支一扶”辦公室與“三支一扶”計劃人選簽訂《2018年遼寧省“三支一扶”計劃協議書》(詳見附件4),明確工作內容、政策待遇、權利和義務等內容后,組織“三支一扶”計劃人員赴服務單位上崗工作。
(七)崗前培訓。9月1日前,各地“三支一扶”辦公室要組織當年招募的“三支一扶”計劃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黨和國家、省在“三農”方面的基本方針,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重點任務和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實際需要,開展政策解讀,通過培訓幫助大學生掌握基層工作方法,盡快完成角色轉換。
五、組織領導和管理考核
(一)組織領導
1、由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農委、省水利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扶貧辦、團省委等部門組成的省“三支一扶”計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省“三支一扶”計劃工作的總體安排部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制定省“三支一扶”計劃實施方案、管理辦法,組織開展招募信息匯總發布、集中報名、派遣等工作;財政部門管理和撥付中央和省安排的“三支一扶”計劃經費;教育部門負責指導高等院校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宣傳動員和報名指導等工作;組織、宣傳、農業、水利、衛生、扶貧辦、共青團等部門按照職能負責做好“三支一扶”計劃實施的相關工作。
2、各市“三支一扶”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主要負責指導協調、督促檢查本市 “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和管理工作,征集“三支一扶”計劃需求崗位并匯總上報,負責“三支一扶”計劃人員招募選拔、考核、體檢、崗前培訓、簽訂協議、發放“三支一扶”計劃人員工作生活補貼、辦理社會保險繳納等工作。
3、縣(市、區)“三支一扶”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主要負責崗位征集、申報;協調服務單位落實“三支一扶”計劃人員服務崗位,加強日常管理和考核,做好生活、安全、衛生等方面后勤保障工作,幫助“三支一扶”計劃人員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服務單位的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
4、服務崗位開發。在繼續實施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同時,積極拓展供銷合作、農村合作經濟、農村電子商務、農村飲水安全、農田水利、生態保護、文化建設等領域服務崗位,努力滿足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民生事業發展的需要。要統籌考慮其他基層服務項目實施情況,推動各項目在服務崗位覆蓋上優勢互補、各有側重,形成服務基層工作合力。在崗位征集過程中,要著重加強對當前或未來2—3年有空編的基層服務單位崗位征集,注重適當向基層一線、艱苦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傾斜。
(二)管理考核
1、人事檔案、組織關系管理。“三支一扶”計劃人員在服務期內,其人事檔案原則上統一轉至服務單位所在地的縣(市、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所屬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保管并提供人事代理服務。黨團組織關系轉至服務單位。“三支一扶”計劃人員中的黨員、團員在服務期間,按照當地農村黨員、團員的標準按時繳納黨費、團費。對服務期間積極要求入黨的,由鄉(鎮)一級黨組織按規定程序辦理。
2、日常管理。各市、縣“三支一扶”辦公室要指導基層單位加強“三支一扶”計劃人員的培養和使用,要結合崗位制定專門的成長培養計劃,明確幫扶導師、崗位職責和工作要求。服務單位要安排好“三支一扶”計劃人員工作崗位,承擔其日常管理工作任務,切實加強大學生的安全管理。引導并教育大學生遵紀守法,服從分配,虛心學習,密切聯系群眾,自覺遵守服務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充分運用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為基層群眾服務。在規定的服務期內,“三支一扶”計劃在崗服務人員原則上不得變更服務崗位或者被其他單位借用。
3、考核管理。“三支一扶”計劃人員的年度考核和服務期滿考核由縣(市、區)“三支一扶”辦公室組織實施,考核結果存入本人檔案并報省、市“三支一扶”辦公室備案。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經省“三支一扶”辦公室審核,頒發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一印制的《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服務證書》,原則上不續聘。
4、協議的終止或解除。”三支一扶”計劃人員原則上應按規定期限完成服務工作,對于中途離崗的“三支一扶”計劃人員,各市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向省“三支一扶”辦公室報告,停發離崗人員工作和生活補貼,停止繳納社會保險,履行有關離崗手續;對考核不合格的,按規定終止協議。
各地區要充分認識“十三五”時期繼續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統籌考慮基層人才實際需求,細化崗位工作職責和服務內容,明確擬招募崗位的專業要求,不斷提高人崗專業匹配度。要嚴格規范選拔招募流程,堅持信息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堅持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確保選拔招募工作平穩實施。要督促基層服務單位安排好“三支一扶”計劃人員的食宿及日常生活,切實改善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及時幫助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宣傳“三支一扶”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基本政策,宣傳大學生在基層服務期間的先進事跡和用人單位的好做法,堅持用志愿服務精神做強“三支一扶”項目品牌,為“三支一扶”工作的深入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