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開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日制本科專業,設軟件工程和嵌入式系統等方向,承擔全校學生的公共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現有教職工近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10余人,碩士(含在讀)28人。現有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和計算機工程與技術研究所等2個研究機構,建設有廣西自治區實驗示范中心1個(計算機實驗示范中心),嵌入式實驗室、邏輯原理實驗室、思科網絡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等4個專業實驗室,還擁有320座位的計算機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300多萬元。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重視專業和課程建設,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目前有《計算機網絡》、《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等3門課程獲得校級重點課程。學院緊密關注行業動態和社會需要,及時修訂培養方案,更新教學內容。以“競賽+項目+實習”三位一體的方式,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力組織學生參加計算機應用大賽、軟件大賽等各種全國專業技能競賽,取得優良的成績。努力搭建學生實習實踐平臺,建設區內外實習實訓基地10多個。在教研和科研方面,承擔各類項目近80項,其中教育部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絡建設工程項目1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3項,廣西教育廳項目21項;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被世界三大檢索系統檢索收錄17篇,中文核心期刊76篇;出版專著教材2部。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習氛圍良好,學生的基礎課程學習、專業學習以及英語等綜合素質的成績逐年上升。校園科技文化藝術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各項社團活動及社會調查等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多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綜合文化素質。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培養的畢業生以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競爭力深受社會用人單位歡迎,每年學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5%以上。
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培養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軟硬件開發能力,面向政府機關、金融業、信息通訊業、交通運輸業、酒店旅游業、教育等企事業單位的專門人才。
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方向): 培養具有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知識、軟件理論和知識基礎,掌握軟件工程領域的新技術,具有軟件系統設計、實現、測試和軟件項目管理與開發能力,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需要軟件人才的各企事業單位的專門人才。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系統方向): 培養具有嵌入式系統理論和知識基礎,具有各種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和基本的硬件應用能力等嵌入式系統工程技術能力,面向生產嵌入式系統產品的企業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