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最受學員歡迎的就是籃球運動,籃球的教學、訓練和比賽使學員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從而提高他們各感受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在對提高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及其協調能力、改善內臟器官的功能方面,它的促進作用更大。它對于高中生的上下肢、骨骼、肌肉的發展,提高內臟器官功能及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的發展均有積極的作用。籃球比賽具有自己的特點,要求學員在比賽中必須首先具備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努力取得比賽的勝利的堅定信念。所以籃球練習根本目的除了在于充分發揮學員的生理、心理潛力外,還強調通過練習和比賽,還要培養學員戰勝自我、勇敢頑強的競爭精神,培養集體意識,使他們認識到團結互助的重要性。
一、選擇合適的教法
學員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協調性、靈敏性素質較差。身體各器官機能、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培養團結奮斗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學習和掌握籃球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戰術;加強身體訓練。學員喜歡內容新穎,生動活潑訓練方法,對于艱苦、枯燥的訓練總是很害怕,獨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勞,怕累、怕苦、怕臟。在活動中總是想偷懶。因此在活動中要根據這些特點,采用生動、直觀的教學方法。抓住籃球活動內在的特點、規律、要點、難點,解決主要矛盾,進行反復練習。多表揚、多鼓勵,及時糾正多余、錯誤的技術動作,多用游戲練習激發他們的訓練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二.、基本技術的訓練
所有學員對籃球都比較陌生,連基本的運球、傳球、投籃都掌握得不是很好。因此活動過程上難度很大。我們輔導員著重從籃球知識入手,對學員們詳細講解了籃球的規則,使學員們明白了籃球的自身特點;在活動中讓學員明白運球、傳球是籃球比賽中的關鍵技術,通過熟練掌握基本技術和嫻熟的基礎配合(傳切、突破、掩護等),使未來在比賽中掌握比賽的主動權。
(1)對運球的訓練
運球在比賽中是非常重要的技術環節,在快速推進的進攻,帶球擺脫防守,上籃得分等等。可以說,一個隊如果在比賽中不會帶球,控制球,那么這支球隊肯定輸球。正是由于運球是籃球進攻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活動中我們輔導員首先對運球的手法進行教學,我們發現容易錯誤的使用手腕用力,而沒有用小臂按拍球,運球時喜歡眼睛看球,球感差,因而在訓練中我安排了大量的運球練習,包括體側運球、運球急起急停、體前換手變向運球、"之”字型以及繞"8"字型運球,這些動作在比賽中都是比較經常使用到的技術動作。把運球練習結合到比賽教學中去,既提高了學員的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在練習中逐步提高球性,達到訓練的目的,一舉兩得
(2)對傳、接球的訓練
傳、接球和運球一樣,是籃球競賽中運用最多的技術,它是進攻學員在場上相互聯系和組織進攻的紐帶。是實現戰術配合的具體手段。是比賽中運用最多的基本技術。傳、接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進攻戰術配合質量。因此我們輔導員十分重視傳、接球的訓練。在活動中我們要求學生在傳、接球是要避免丟球,重點要求她們注意球的飛行路線、落點和接球的手法。傳球的手法主要有雙手和單手胸前傳球、單手肩上傳球。易犯錯誤是:全手掌觸球,手心沒有空出,手指僵硬,兩拇指距離過大或過小,造成接不到球或是球打到自己的身上,為以后的比賽埋下隱患。因此在活動中我們輔導員經常提醒學員要時時注意自己的手型。傳、接球的訓練步驟應建立在正確的動作概念上,從原地傳、接球開始,再進行移動傳、接球的練習。使傳球、接球與腳步動作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對抗強度,提高傳、接球的運用能力。
三、.多進行教學比賽,使學員在比賽中發現問題和不足
比賽是檢驗學員活動水平的質量好壞的標準。因此平時一定要正確對待每一次活動。多打比賽,以賽代練,使學員在比賽中積累經驗,在活動和比賽中打出自己的特點風格。因此結合自身特點,我們輔導員根據學員的特點,在比賽中要求學員利用快、準、多變的配合,打亂對手的賽前部署,爭取比賽的主動性。比賽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和提高學過的技、戰術,培養運用技、戰術的能力,在高強度的對抗中磨煉意志,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更多信息請查看活動總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