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卷結構
題型比例:
名詞解釋約15%
簡答題約30%
論述題約55%
二、其他
(特別說明)參考書目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本書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考試基本要求為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夠運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和認識重大的理論和現實問題。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考試內容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經濟根源和階級基礎;資產階級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空想社會主義者面對歷史和時代提出的問題所作出的回答及其局限;馬克思主義實現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考試要求
1.理解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2.理解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40年代產生的必然性。
3.了解馬克思主義是對人類成果的繼承與創新。
4.理解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5.理解馬克思主義是行動的指南。
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考試內容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社會物質性的表現;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本質、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社會生活的實踐性;為什么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及其現實意義;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及其相互關系;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區別與聯系;意識的能動作用;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如何才能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辯證關系。
考試要求
1.掌握世界的物質性。
2.理解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
3.理解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
4.掌握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的根本規律。
5.理解唯物辯證法是根本方法。
6.掌握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關系。
第二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考試內容
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統一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價值及其特點;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價值評價的功能;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意義;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關系;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辯證統一關系;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內涵。
考試要求
1.理解辨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2.理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3.了解人類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4.掌握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5.了解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6.了解正確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
第三章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考試內容
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及其表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及其規律;國家的產生和本質;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社會形態更替的同一性和多樣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人們的歷史選擇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行和曲折性;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階級斗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如何正確理解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考試要求
1.掌握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辨證關系。
2.掌握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3.掌握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4.了解社會形態發展的一般規律。
5.了解階級斗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6.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7.掌握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8.理解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第四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考試內容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的途徑;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的主要特征;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對立統一關系;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對立統一關系;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價值規律的作用;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特點;價值增值過程;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的自動化是否意味著技術和科學已經成為獨立的剩余價值的源泉;資本的積累及其本質;資本循環和周轉的規律;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的規律性;馬克思剩余價值論的意義;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表現、實質和爆發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進步作用;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和方法對待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考試要求
1.理解資本的原始積累及其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理解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規律。
3.掌握勞動價值論及其意義。
4.掌握剩余價值論及其意義。
5.了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及其表現。
6.了解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及其意識形態的特點和本質。
第五章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考試內容
壟斷產生的原因;為什么說壟斷并不能消除競爭;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為什么說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并沒有根本改變壟斷資本主義的性質;資本輸出的基本形式和實質;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征和實質;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其后果;資本主義所有制演進過程中的不同形式及其特點;當代資本主義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新變化;當代資本主義階級、階層結構的新變化;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實質;與封建社會相比,資本主義的巨大歷史進步性;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和長期性。
考試要求
1.了解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特點。
2.理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特點和實質。
3.了解資本輸出與壟斷資本的國際擴張。
4.了解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其后果。
5.了解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實質。
6.理解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及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
第六章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考試內容
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理論貢獻和局限;為什么說無產階級革命是迄今人類歷史上最廣泛、最徹底、最深刻的革命;列寧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可以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的理論;列寧關于蘇維埃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精辟論述及其意義;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基本特征,如何評價蘇聯模式;20世紀社會主義制度對人類歷史的巨大貢獻和經驗教訓;無產階級專政的性質、領導者、階級基礎、最終目標和形式;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為什么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統一;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怎樣理解社會主義革命首先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取得勝利的歷史必然性;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原因;社會主義為什么要進行改革和如何進行改革;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
考試要求
1.了解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2.理解無產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3.掌握無產階級專政與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論。
4.掌握在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的認識。
5.了解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
6.了解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
7.理解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共產主義是人類崇高的社會理想
考試內容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共產主義的實現是歷史規律的必然要求;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實現共產主義不能超越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考試要求
1.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未來社會的預見。
2.理解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3.掌握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
4.了解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