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農村已經將近四個月了,在村生活的四個月讓我感觸頗深。曾經我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學生。但是現在的我完全是一個成熟穩重,辦事積極、工作熱情的基層人員。
每天我都在看著網上留下的抱怨和擔憂,工作環境差、工作前景渺茫、工作內容枯燥、工作待遇差、政策忽明忽暗。大學生村官這個職業該包含的都包含了,所有這些如果發生在某一種工作上很多人都會望而且步。
其實,作為今年選聘的一位大學生村官,我報考的是一個少數民族邊境貧困縣,而我被分到的更是一個拉祜族村寨。整個村寨如果沒有人帶領,你基本不知道在一個大山的山坡上會有一個村寨。每天我都在一個人燒火做飯,然后走到懸崖邊,俯瞰晚霞。因為和云彩已經處在一個水平線。山實在太高了。村公所獨立在山頂上。村寨的路也是百分百的土路,從村公所走到柏油路面得需四個小時(下坡),但是如果從柏油路走到村公所得五個小時(上坡)。交通不便不說,連語言、吃飯、電話都不便。
但是當我走在這個貧困落后的村寨的時候,看著在深秋依然沒穿褲子的拉祜族小孩子在山地上,看著全身滿是泥濘的老人彎曲的脊背在山地上勞作。看著四面全被黑煙熏黑的木本作為自己的家,而他們卻只能睡在沒有電的火堆旁。我心里難受極了。
村寨的拉祜族對我和客氣,記得第一天進村的時候,不會燒火做飯的我正為吃飯發愁,這時一個拉祜族大媽對著我說:“ya ba ,o zha ,ozha ”.我雖然聽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知道她想告訴我,到她家吃飯。幾天后,通過詢問我終于知道原來這句話和我想的是一個意思。這個村對我太好了,一個外地來的學生,一個身無分文的我。得到的是別人的關心,我有時感動的只想落淚。
第一個月結束,我拿到了一千塊錢,說實話,一千塊錢比我在學校打工時候掙得還少很多。但是我不在乎,我覺得已經足夠了,一千塊錢完全能滿足我一個人在山里的工作生活費用,別人抱怨工資少,我且覺得夠多的了,如果你們知道村支書的工資才500,村副主任的才400,你們才會珍惜這難得的一千塊錢,試問我們做的和村支書相比到底那個更多。其實自己心里應該清楚。
前途我也擔心,可是我更在乎現在的工作,我告訴自己,連眼前的事情都沒做好那就更別想以后的事情。別人都在說做村官兩年考公務員更好考,可是我真不想把公務員和村官聯系起來,在我看來村官就是村官,公務員是公務員,性質完全不一樣,公務員可以對老百姓粗聲惡氣,而我們卻做不出。公務員可以吃喝公款,而我們卻可以自豪的說我用的是自己的。公務員可以出行靠公車,而我們可以靠自己的雙腿辦事。公務員可以足不出戶坐在電腦前游戲,而我們就必須深入田間地頭和百姓聊天。公務員可以穿整齊干凈的皮鞋走在政府衙門,而我們卻只能穿布鞋走在山林小路上,公務員可以靠一份文件吩咐我們加倍工作,而我們一定要走到群眾中認真細心講解國家政策。公務員可以每月拿高工資做些無聊的自查報告、心得體會、述職述廉報告等等范文本本,條條主義,而我們卻一定得把工作落實到具體。
所有,村官不是公務員,也請別把公務員和我們強加起來,我們不是未來的公務員,我們是一群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