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專業:采礦工程、安全工程、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
勘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礦井建設方向)、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資源勘查工程
學院概況
資源學院現有教職工70余人,其中:教授18余人,副教授19余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42人。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碩士研究生100余人。學院設有四個教學系:勘查工程系、礦業工程系、資源環境系和測繪工程系;3個綜合實驗室:地質綜合實驗室、采礦與安全綜合實驗室、測繪與信息綜合實驗室,共下轄18個專項實驗室;1個實訓基地:采礦實訓基地。
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形成了完整的專業鏈和學科群,擁有學士、碩士兩級人才培養體系,設有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采礦工程、安全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土木工程(礦井建設方向)等8個本科專業,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地質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采礦工程、安全技術與工程、礦物加工工程等6個二級工學碩士點,礦業工程、地質工程2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1個省級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
學院牢固樹立“質量立院、特色強院”的發展宗旨,重視質量工程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已形成以下質量工程項目:1個省級本科教育創新高地——資源勘查與開發教育創新高地;2個國家級品牌特色專業——資源勘查工程、采礦工程;1個河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資源勘查工程教學團隊;一門省級精品課程——《煤礦地質學》。
學院秉承“科技興院”的理念,多措并舉,全面提高科研實力,建立了完善的科研平臺: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河北省資源勘測研究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河北省煤炭礦井建設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高校研發中心----河北省高校煤炭資源開發與建設應用技術研發中心。近年來先后承擔了“973”項目、“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與國際合作項目等30余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等近20項。其中,“中國煤炭地質綜合勘查關鍵技術與工程運用”獲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我院堅持以學風建設為主導,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多年來,碩士研究生考取率穩居全校前列,一批學生考上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科院等院校的碩士及博士研究生,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建院30多年來,我院共輸送了5000余名優秀畢業生,他們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良好的工作作風和較強的工作能力活躍在我國生產、管理、科研、教育第一線,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采礦工程(MiningEngineering)
四年制本科工學學士
采礦工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有獨具特色的采礦工程實訓基地,省市兩級礦井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以井工開采為方向,掌握固體礦床開采、設計與施工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從事礦區開發規劃和礦山領域生產、設計、施工、科研及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掌握采礦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掌握礦區開發、礦井開采、巷道開拓的設計方法;3.掌握礦山壓力及巖體工程監測、礦井通風與空調、礦山安全及礦井災害預防等技術;4.具有先進的生產組織和技術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藝、新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初步能力;5.熟悉國家有關采礦工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6.了解采礦學科的發展動態;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課程
巖體力學、工程力學、采礦學、特殊開采技術、礦山壓力及巖層控制、井巷工程、礦井設計、礦井通風與安全、電工與電子技術、采礦機械與設備、礦山企業管理等及采礦模型、巖體控制實驗、礦山通風等課程。
就業面向
畢業生可在國土資源部門、安監局、煤監局、煤炭及非煤礦山企業、地礦局、城市規劃局、礦建及土建企業等單位就業。
◆安全工程(SafetyEngineering)
四年制本科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從事安全技術工程、安全管理、安全評價、安全監察、安全設計與生產、安全教育與培訓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方向
本專業分為礦業安全和危化消防安全兩個方向。
主干課程
專業基礎課包括安全學原理、安全系統工程、安全法規及安全評價、燃燒與爆炸理論、災害學和礦山地質學。礦山安全方向專業課程主要有采礦學、機械安全工程、工業用電安全、礦井通風、礦山安全技術和安全監測與監控等;危化消防安全方向專業課程有化工安全原理、工業消防、電氣安全工程、安全檢測技術和工業防毒技術等。
就業面向
畢業生可在工礦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安全中介機構等相關行業部門從事安全工程技術、安全管理、安全評價和安全培訓等工作。
◆測繪工程(GeomaticsandGeomaticsEngineering)
四年制本科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測繪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國家基礎測繪、城市與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環境保護與災害防治等領域從事測繪工程設計、實施、管理、教學、研究等工作,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
普通測量學、數字化測圖原理與方法、大地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地圖學、變形監測與數據處理、地籍測量學、GPS原理與應用、遙感原理與應用等空間精密定位理論與方法等。
就業面向
畢業生可在國家基礎測繪、城市與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環境保護與災害防治等領域從事測繪工程設計、實施、管理、教學、研究等工作。
◆地理信息科學(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
四年制本科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地理信息系統及信息化企業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基礎空間信息建庫、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統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方向
本專業下設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遙感圖像處理及其應用兩個方向。
主干課程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VS.NET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地理信息系統二次開發、ArcGIS軟件及應用、SuperMap軟件及應用、遙感圖像處理、測量學、數字礦山、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數字攝影測量等。
就業面向
畢業生可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礦山、地質、土地、交通、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勘查技術與工程(ExplorationTechnologyandEngineering)
四年制本科工學學士
本專業1982年開始招生,具有雄厚的辦學實力,具有省級教學團隊和省級重點學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質學、應用地球物理學、巖土鉆掘工程學、巖土工程勘察、地下水資源勘查與評價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工程勘察及資源勘查的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和開發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
基礎地質學、礦物巖石學、應用地球物理、巖土工程勘察、地基處理、巖土工程施工方法、地下水資源評價等。
就業面向
畢業生可在巖土工程勘察、資源勘查、地基基礎及相關技術管理等單位從事工程勘察評價、設計、施工、監理以及從事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
◆土木工程(礦井建設方向)CivilEngineering(MineConstruction)
四年制本科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力學基礎和建設工程管理能力,掌握礦山現代掘進技術、地下工程支護技術、巖土特殊施工技術,從事礦井建設、煤礦采掘和地下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學習和掌握巖土(石)力學、結構力學、建筑結構等相關力學體系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通過課程設計、實習和畢業設計,接受土木工程設計、施工組織與管理、技術經濟分析等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訓練,注重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備礦山建設、煤礦采掘及地下工程施工和新技術新工藝開發研究的能力。
主干課程
井巷設計與施工、巖石力學與支護、巖土特殊施工、工程爆破、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建筑施工、煤礦地質等。
就業面向
畢業生可在礦井建設過程,生產礦井,煤礦設計部門就業。從事地面建筑、巷道、井筒、井下硐室建設的設計與施工方面的技術與管理工作。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PhysicalGeographyandResource&Environment)
四年制本科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以資源環境影響評價及恢復治理為方向,以礦山環境治理為特色,掌握現代礦山環境防治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
主干課程
國土資源學、地理信息系統、環境影響評價、礦山環境工程、礦井地質學、區域規劃學、礦山生態恢復、開采沉陷與防治、環境監測、城鄉規劃等。
就業面向
畢業生可在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礦山環境、資源與環境規劃管理、礦井地質、城鄉規劃與管理的科研、教學與管理工作。
◆資源勘查工程(ResourcesProspectingEngineering)
四年制本科工學學士
本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是融地質學、地球信息科學、礦床資源勘查評價與開發管理、礦業經濟與環境及礦業政策法規于一體的綜合性、應用性工科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礦產資源形成理論及分布規律等綜合分析與研究的基本能力,能適應國內外資源勘查與評價的需要,能運用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程科學理論及先進科技手段,從事固體、能源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的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
地質學基礎、礦物巖石學、地層與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遙感地質學、水文地質學、礦床學、煤田地質學、石油地質學、災害地質學、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礦產資源與水資源及工程地質勘查與評價、礦業經濟與政策法規、環境科學、管理科學等。
就業面向
畢業生從業部門涉及國家機關、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地勘、煤炭、石油、水文與工程勘查、地區經濟、礦產與土地資源等企事業部門從事科研、教學、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等工作。
學院辦公電話:0310-8578766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