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與傳媒學院浸潤于百年文化傳統,以創意智慧展示現代風格,不斷傳承創新,培養具有人文情懷的現代傳媒人才。學院以勤奮凝聚能力,以卓越放飛理想,在彰顯人文情懷的同時創造多元價值。
學院現有教職工38人,教授、副教授10人,博士9人,碩士20人。建有文學藝術理論、廣播電視新聞學、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技術學、影像藝術等5個教研室及江蘇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新聞與傳媒實驗教學中心。實驗教學中心建有電視節目制作、影視動畫、數碼影像、攝影暗房、多媒體網絡、音頻技術、報紙編輯、綜合媒體、網絡技術、影視作品分析等十余個專業實驗室。學院設有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采編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電視編導方向)、教育技術學(師范類)、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方向非師范類)、攝影(藝術類)、攝影(影視動畫方向)本科專業和《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教育技術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課程與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方向)碩士學位點、教育碩士(現代教育技術專業)
學院秉承“文理滲透,技藝結合”的辦學理念,堅持“強技能,重應用;小規模,多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融合,注重基礎理論學習與專業技能訓練的結合,注重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傳統教育與創新教育的協同,以豐厚的情感,端正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培養適應社會要求的新型傳媒人才。學生創作的新聞紙媒作品、DV作品、攝影作品、平面設計、動畫作品、網站作品等在每年的全國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江蘇省“領航杯”數字媒體大賽等專業比賽中屢獲佳績,部分作品被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揚子晚報等媒體收錄并采用,培養的學生以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學院獲江蘇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揚州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次、二等獎5次。
專 業 | 學制 | 培養目標 | 開設的主要課程 |
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采編) | 四年 | 主要面向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廣告公司及大型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現代新聞傳播理念,掌握新聞采編、傳媒管理、寫作、電子編輯與排版和廣播電視節目策劃能力的專業人才。 | 新聞學導論、廣播電視概論、傳播學概論、新聞采訪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中國新聞事業史、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公共關系等。 |
廣播電視新聞學(電視編導) | 四年 | 培養具有電視、網絡媒體的節目策劃、創作、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政策水平、理論修養和視覺藝術能力,能在廣播電視系統和文化宣傳部門從事電視節目采訪、報道、導演、攝制、編輯制作、策劃的專門人才。 | 新聞學導論、廣播電視概論、傳播學概論、新聞采訪寫作、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紀錄片創作、中國新聞事業史、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公共關系等。 |
教育技術學(師范) | 四年 | 主要面向各級電教館、高校和普通中小學培養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的專業人才。 | 教育技術學、教學系統設計、視頻制作系統、音頻技術、電視編導與制作、計算機網絡原理、多媒體技術及應用、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網絡教育應用等。 |
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非師范) | 四年 | 主要面向新聞媒體、廣告公司、網絡公司和大型企事業單位培養從事計算機網絡組建、組織實施安裝和維護,網絡系統管理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網站設計與維護、多媒體項目開發、網絡產品營銷等工作的專業人才。 | 教育技術學、教學系統設計、操作系統、電視編導與制作、計算機網絡原理、多媒體技術及應用、C程序設計、Web編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等。 |
攝影藝術類 | 四年 | 主要面向新聞出版業、影像廣告業,電視傳播業、影樓服務業、企事業宣傳公關部門和藝術教育學校等單位培養具有較高藝術素養、思想境界和理論水平,較高的專業技術技能,能夠獨立從事影像藝術創作、適應影像傳播事業需求的高級藝術創作、研究和傳播的專門人才。 | 中外攝影史、攝影藝術基礎、攝影美學、視覺藝術、攝影器材與攝影照明、攝影構圖、數碼攝影、黑白攝影與暗房技術、電視編導與制作等。 |
攝影(影視動畫方向)藝術類 | 四年 | 影視動畫方向主要面向影視機構、網絡媒體、動畫公司及游戲制作機構、新聞出版機構、教育機構、手機增值服務運營商等媒體制作崗位,培養從事影視動畫原創、原畫、編導以及二維、三維數字動畫理論研究及制作方面的,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 | 攝影藝術基礎、動畫概論、傳媒導論、動畫場景設計、動畫運動規律與動作設計、動畫角色造型與表演、動畫編導、視覺藝術、數字三維動畫創作、圖像傳播學、DV制作、中外美術 |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