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辦學歷史始于1952年,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應用技術人才。學院現擁有草葉裝備及其自動化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與理論、車輛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五個學科碩士點,以及機械工程和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開設五個本科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進入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個專業,進入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類。機械工程教學實驗中心為江蘇省教學實驗示范中心。學院與企業聯合建立省級企業研究生工作站22家。目前全日制在籍本科學生1200余人,博、碩士研究生160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122人,其中專任教師65人,正高專業技術職務14人,副高專業技術職務25人,碩士生導師28人;江蘇省“333工程和青藍工程”培養對象5人,省、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3人,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1人。
學院先后承擔國家“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火炬”項目及省市科研項目60余項,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市級獎勵,目前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經費1100多萬元;共獲得發明和實用專利90余項;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其中有3部被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類教材;年公開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0余篇。學院現擁有專業實驗室面積近20000M2,儀器設備總值3000余萬元。
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學院始終堅持“面向工程應用,夯實專業基礎,拓展人文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創新人才培養思路,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逐步形成了學院人才培養特色。近幾年,有,20多件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參加了全國“挑戰杯”競賽、全國、全省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汽車智能大賽等高水平學術科技競賽活動,并取得好成績。
學院不斷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與英國萊斯特大學、德國愛斯林根應用科技大學、福特旺恩大學、烏爾姆大學、美國凱特琳大學和日本北九州工業大學等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且互派師生到對方學習深造。學院充分發揮機械、汽車、材料等學科(專業)與江蘇省重點發展支柱產業相對應的有利條件,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完成了多項科技成果和專利轉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專 業 | 學制 | 培養目標 | 開設的主要課程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微機原理與應用、電子技術、工程材料、機械制造技術、控制工程基礎、測試技術、數控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液壓氣動、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 |
車輛工程 | 四年 | 培養具有車輛設計、制造、使用與維護的基礎知識與應用技能,能在車輛工業領域從事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工程力學、工程圖學、機械設計、計算機軟件硬件基礎、控制工程、電子電工技術、發動機原理、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車身結構與造型設計、汽車試驗學、汽車新技術等。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培養具備機械熱加工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熱加工領域的設計制造、試驗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工程材料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成型原理、熱處理工藝及設備、鑄造工藝學、材料失效分析、焊接工藝及設備。 |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培養具備現代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裝備的構造原理、使用管理及現代生物學知識,能在農業機械設計、機械化生產管理及服務部門從事現代農業機械及相關裝備性能設計、農業機械化規劃與管理、營銷與服務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汽車與拖拉機學(Ⅰ、Ⅱ)、工程力學、流體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金屬工藝學、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工程制圖、電工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C語言程序設計、農機測試與監理技術、人機工程學等。 |
工業設計 | 四年 | 培養具有扎實的工程技術基礎,較豐富的人文素養,有較強的創造性設計技能并善于處理人-機-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的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高級專門應用型人才。 | 工程圖學、計算機輔助造型設計、人機工程學、素描與速寫、機械設計基礎、設計基礎、模型設計與制作、設計表現技法、平面設計基礎、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產品創新與開發、產品系統設計。 |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