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院下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微生物學系、植物生物學系、動物生物學系、生命科學實驗中心。現有2個江蘇省和農業部重點學科(植物學和微生物學),其中植物學為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具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培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等學科專業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生物學專業點)和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及生物科學(國家特色專業)和生物技術(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點)二個本科專業,旨在培養從事研究、教學及管理的生物科學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學院擁有雄厚的教學和科研實力。全院目前有教職工105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者54人,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52人。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資助3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在職教授3人,高校“青年教師獎”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人,獲國家教學“名師”榮譽稱號1人,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7人,江蘇省“333高層次培養工程”5人。
目前在研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部級項目8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項,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科研成果突出,獲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自然科學二等獎;每年在國內核心期刊和三大檢索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
學院先后與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德國、印度尼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積極為教師和學生創造出國留學進修或合作研究的機會。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A基地概況:學校1997年被國家批準試辦理科基地(生物學專業點);2005年1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準轉正建設;2005年5月,在全校范圍選拔30位品學兼優學生作為理科基地首批學員,2005年7月直接面向高中畢業生招生。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以下簡稱為理科基地)重點是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為將來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B培養目標:著力培養“理論基礎厚、科研能力優、綜合素質高,競爭能力強”,適合從事生物學及相關學科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創新型人才。
C培養模式:優秀學生實行本碩連讀,六年制培養。基地學生實行滾動分流管理,部分不適應基地學習的學生可以在校內申請轉入相關專業,或完成本科階段學習后畢業(生物科學專業)。本科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D主要課程:學科主干課程包括動物學、植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生物統計學等。
E就業去向: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高新生物技術產業、生物制藥和環境生物治理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與生物科學相關的教學、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及其技術開發等工作。
生物科學與技術菁英班
生物科學與技術菁英班”是南京農業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培養創新人才的新模式。“生物科學與技術菁英班”學生的招生、本科階段的培養由南京農業大學負責,按照南京農業大學管理制度進行管理,并在南京農業大學完成課程學習。
在本科階段培養期間,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根據南京農業大學教學安排,選派優秀科研人員開設學術前沿講座和暑期短期講座。選派優秀研究生代表與本科生定期開展學術交流討論,培養本科生的學習興趣和科研志向。開辦“暑期學校”;設立創新訓練課題并在南京農業大學設立“菁英計劃”獎學金,用于鼓勵學業成績優異的“生物科學與技術菁英班”學生。“生物科學與技術菁英班”學生的本科畢業條件及學士學位授予資格按南京農業大學的相應規定進行審核,同時可獲得由南京農業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頒發的學習證明。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A基地概況:2002年國家教育部、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等五部委首批批準全國36所具備條件的高校設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南京農業大學作為教育部首批建設“基地”的高校之一,2002年啟動了基地建設工作,并開始招生。
B培養目標: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主要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和廣博的生物技術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夠在農業生物技術和環境生物治理領域從事項目研發、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和產業經營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C培養模式:基地班采取本碩博連讀、分段培養的模式。具體分為“3+1”(本科培養模式)、“3+3”(本、碩連讀培養模式)和“3+5”(本、碩、博連續培養)三種模式。“基地”班將有50~80%的同學可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實行滾動分流管理,部分不適應基地學習的學生可以在校內申請轉入相關專業,或完成本科階段學習后畢業(生物技術專業)。本科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D主要課程:學科主干課程包括生物化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統計學;專業課程包括植物生物技術課程組、動物生物技術課程組、微生物生物技術課程組三個方向(由自己選擇)。
E就業去向: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高新生物技術產業、生物制藥和環境生物治理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與生物技術相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等工作。
生物科學
A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高素質”以及適應性廣的能夠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推廣及其他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B培養對象:本科,四年制,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C主要課程: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統計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植物生理學等。
D就業情況:就業率98%以上,去向主要是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科研、科技開發及管理工作。
生物技術
A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厚基礎、寬口徑、強技能、高素質”以及適應性廣的能在工業、醫藥、食品、環保、農業等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相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與推廣、產業經營及其他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專長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B培養對象:本科,四年制,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C主要課程: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統計學、分子生物學、動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等。
D就業情況:就業率95%以上,去向主要是科研機構、高等學校、高新生物技術產業、醫藥、食品、園林、環保等行業和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相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及教學等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