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專業
航海技術、海事管理、地理信息科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簡介
航海學院于1992年9月由原航海系(成立于1953年)、電子工程系(成立于1962年)和航政系(成立于1989年)合并而成。
航海學院現有航海技術、海事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學三個本科專業。航海技術專業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1953年并校時保留并進一步發展起來的重點專業,1992年被列為交通部“八五”首批重點建設學科專業,支持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航海科學與技術和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三個二級學科碩士和博士點。學院已形成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多方式的辦學體系,以培養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為主,并招收國外留學生。
航海學院下設航海、船藝、貨運、航海儀器、船舶安全管理、通信、航海氣象與地理信息、海事管理8個教研室,IMO國際公約研究中心、航海英語研究中心和航海實驗實踐教學中心3個中心以及航海技術研究所。航海實驗實踐教學中心下設航海、船藝、航海儀器、積載計算機、GMDSS通信等實驗室,既可供培養適應現代化船舶駕駛與管理的高級航海技術人才教學使用,也可供廣大教師、高年級學生、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
航海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占教師總數一半以上,形成了以國內外航海界知名度高、影響大、學術造詣深的教授為帶頭人,以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力的多支學術梯隊。航海學院現有教師174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59人,實驗技術人員20人。28人持有符合國際船員培訓發證值班標準的船長證書或高級船長證書,13人持有大副證書。教師經常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訪問和進修,已成為國內多個學術組織的成員及國際海事組織的專家顧問。
學院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主要研究方向是交通系統虛擬現實與仿真技術、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統、交通運輸先進控制理論及技術、船舶貨運技術、船舶駕駛自動化、船舶操縱及航行環境綜合評價等。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交通運輸部及部屬單位多項橫向科研項目,多項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為我國航海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國家高級航運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航海學院除承擔本科生、研究生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外,還與世界海事大學等合作辦學,為國內航海院校和航海教育培訓機構培養師資,為航運企業培訓船長和駕駛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業介紹
航海技術
航海技術專業原為海洋船舶駕駛專業,主要培養符合國家教育方針和國際國內相關法規、綜合素質好、安全與環保意識強,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級航海技術人才。
航海技術專業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1992年被列為交通部“八五”首批重點建設學科專業,支持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航海科學與技術和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三個二級學科碩士和博士點。航海技術專業2006年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示范專業,2007年被評為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11年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大連海事大學航海技術專業居國內高校同類專業領先水平,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專業知名度。學校擁有一支雄厚的航海技術專業教學師資隊伍,26名教師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頒發的遠洋船長或高級船長適任證書。船藝被評為國家優秀教學團隊,航海教研室被評為遼寧省優秀教學團隊。學校還擁有國內外一流的航海技術實驗實踐教學儀器設備,航海實驗實踐教學中心2008年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2年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航海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具有良好的航海技術人才素質,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英語運用能力、業務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深受港航企事業單位的好評,多年來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航海技術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招收思想政治素質好、熱愛遠洋運輸事業、組織紀律性強、身高l.65米以上、五官端正、無平足、無口吃、無色盲(弱)、無復視、身體健康、學習英語的男生。同時要求學生遠視力:雙眼裸視力均能達0.5及以上,且矯正視力均能達0.8及以上。近視力:雙眼裸視力均能達0.8及以上;或者雙眼裸視力均能達0.4及以上,且雙眼矯正視力均能達1.0及以上。
主要課程:航海力學、電工學、船舶無線電技術基礎、大學計算機基礎、船舶原理、航海學、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船舶結構與設備、船舶操縱、船舶值班與避碰、航海氣象學與海洋學、船舶安全管理、航海儀器、GMDSS設備及通信業務、船舶貨運、駕駛臺資源管理、航海英語閱讀、航海英語會話與評估、遠洋運輸業務與海商法等。
就業方向:航海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各航運公司從事遠洋運輸工作,同時也有直接到海事局、船級社、引航站和航海類院校等港航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海事管理
海事管理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有扎實的外語基礎及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安全管理的基礎理論和水上安全與防止海洋污染管理業務,并基本掌握航海技術基礎理論與技能的高級海事管理人才。
海事管理專業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2006年被評為學校高等學校示范專業,2007年被評為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09年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示范專業。
海事管理專業擁有一支雄厚的教學師資隊伍,教授比例為30%,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為54%,還擁有完備的實驗教學儀器設備。
海事管理專業是交通部根據我國海上安全監督管理的需要而設立。是我國最早招收海事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的專業,1985年招收了兩屆在職專科生,1987年正式招收在校本科生。當時航政系下設航政、交管和航標三個專業。后合并為一個專業--航政管理。2002年國家正式批準設立該專業,命名為海事管理專業。
隨著國家對安全生產的重視以及我國海運業的發展,海事安全管理人員的需求增加,海事管理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海事管理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招收思想政治素質好,身體健康、學習英語的男生。同時要求學生遠視力:雙眼裸視力均能達0.5及以上,且矯正視力均能達0.8及以上。近視力:雙眼裸視力均能達0.8及以上;或者雙眼裸視力均能達0.4及以上,且雙眼矯正視力均能達1.0及以上。海事管理專業的培養計劃都是交通部科教司和海事局人教處組織海事等方面的專家審定的,基本滿足我國海事部門對本專業學生的需要。海事管理專業特色鮮明,在校期間學習工科專業要求的基礎知識、主要航海專業課程、安全管理理論與技術基礎、法學基礎、海上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主要課程:海上交通工程、系統安全工程、安全管理學、船舶交通管理系統、船舶與船員管理、海事調查與分析、海上搜尋與救助、航標設備與管理、危險品運輸安全管理、船舶防污染管理、海上安全公約、事故分析與安全評價、交通工程概論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海事局,同時也有到航運公司、農業部的漁港監督、政府的港口管理等涉及水上安全的部門或其它部門從事相關工作。
地理信息科學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主要培養適應交通和航海領域信息化建設需要,掌握扎實的3S(GIS,RS,GPS)理論和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交通信息化技術,勝任交通、航海、海洋和海事信息化建設的高級應用和管理人才。
地理信息科學作為信息集成、處理、分析的平臺,已在航海類學科和應用中發揮出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科學成為“電子海圖”、“交通信息化”、“遙感遙測”、“船舶模擬仿真”、“安全與救助”等重大科研、應用工程建設的核心支撐技術。2007年交通部根據行業發展要求,正式批準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設立。擁有國內外一流的地理信息科學教學研發基地。
本專業學制四年,招收思想政治素質好,組織紀律性強,熱愛交通、航海、信息化事業,學習英語的學生。
主要課程:地理信息科學、遙感原理與應用、GPS原理與應用、測量學、電子海圖技術、航海學、航海氣象與海洋學、海事管理、GIS二次開發、遙感圖像處理、空間分析、數據庫原理與空間數據庫、VTS與AIS原理與應用、GIS與遙感實習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合格畢業生可以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育工作,也可以在交通、航海、港口管理、海事管理、物流、測繪、海洋、環境監測、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科學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行政管理等實際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