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簡介
一、歷史沿革
沈陽農業大學理學院成立于2007年,其前身是基礎部。
二、學科與專業
學院設有信息與計算科學和化學兩個本科專業,下設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物理、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7個教研室。擁有信息與計算科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及膠體化學、物理等實驗室。
三、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65人,其中專任教師55人,具有正高級職稱5人,副高級職稱30人,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沈陽市“三育人”先進個人1人,遼寧省“巾幗建功”標兵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7人。學院除承擔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及化學專業的教學任務外,還承擔全校30余門研究生和本科生基礎課教學任務。
四、科研與獲獎
學院始終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為保障,全面加強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等工作,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多年來,主編、副主編、參編教材60余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有40余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60多項,參加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課題、國家“十五”重點立項等課題100多項,獲各類科研成果20多項,其中,獲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遼寧省林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先后獲各級教學成果50多項,其中,獲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遼寧省“十五”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在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材獎3項,現有省級精品課1門。
五、人才培養
理學院從信息與計算科學和化學兩個專業的實際出發,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打破傳統的課堂滿灌式的教學模式,按照適應專業定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求、兼顧未來發展需求和注重創新能力培養的原則,建立起理論與實際結合、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知識、能力和素質并重,教學向教育、專才向通才、傳授向學習轉變,公共課、基礎課和專業課相互配套的“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和以本科教育為主,適當發展研究生教育的多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理學院本著“以人為本、開拓進取、培養學生、服務學生”的宗旨,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全國一、二等獎多項、遼寧賽區一、二、三等獎80多項;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榮獲國家一、二、三等獎多項,遼寧省一、二、三等獎20多項。
專業介紹
信息與計算科學(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網絡信息處理、科學與工程計算、生物等領域的實際問題),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和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打好數學基礎,受到扎實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訓練,初步具備在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及設計開發有關部門軟件的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包括常用語言,工具及一些專用軟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設計能力和較強的編程能力;了解某個應用領域,能運用所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能解決某些科研或生產中的實際課題;對信息科學與計算機科學理論、技術及應用的新發展有所了解;掌握一門外語,并能閱讀專業文獻;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軟件開發能力。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復變函數、常微分方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值分析、離散數學、信息論基礎、解析幾何、數學建模、運籌學、優化理論與Matlab數學軟件、算法設計與分析、數據分析與SPSS統計軟件、數據挖掘、應用隨機過程、JAVA編程技術、試驗設計方法、應用統計、生物數學、現代數學、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原理、數據庫編程、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技術等。
專業優勢:作為一個新興學科,本專業所學的課程涉及面廣、內容豐富,畢業生就業面寬,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本專業口徑寬、適應面廣,教學和科研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
就業方向:畢業后可在企事業單位、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從事數學教育與數學科學研究、經濟、金融、管理、工業、IT行業等部門工作。
化學(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化學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實驗技能和相關學科基礎背景,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知識拓展能力,能夠在農業、化工、食品、醫藥、農藥、環保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應用開發、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化學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并接受系統的科學實驗技能訓練,了解化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以及國家關于化學相關產業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備生命科學和農業科學的背景知識,了解環境化學、天然產物化學、食品化學、農藥學等領域的發展狀況,具有能夠運用所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能解決某些科研或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及一些化學專用軟件;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的閱讀專業外文書刊和文獻資料;掌握中、外文獻資料檢索和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論文撰寫、學術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具有必要的人文學科知識。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化工原理、現代儀器分析、有機合成、波譜與色譜分析、現代分離技術、生物化學、環境化學、化學生物學等。
專業優勢:本專業將建設具有鮮明農業院校特色的化學專業,所學課程涉及面廣,內容豐富,畢業生就業面寬,更能適應現代化、特別是農業現代化的需要;同時,本專業教學和科研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作為化學及其相關學科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高質量生源;也可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教學、開發和管理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