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含通信工程、音視頻與藝術照明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3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學院擁有機械設計及理論碩士學位點,有機械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
目前,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560人,教職工80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的32人,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者59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
學院的辦學宗旨是“以德載學,務實創新”。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不但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而且在機械、電氣、電子、通信、音視頻與藝術照明工程等工科領域獲得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畢業后可以在國民經濟建設緊迫需要人才的廣泛領域就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采用CDIO(Conceive—構思、 Design—設計、Implement—實施、Operate—運行)國際工程教育模式,是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采取CDIO國際工程教育模式,以育人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主導,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致力于培養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具有寬厚的科學和工程知識,較強的工程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系統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良好的人際和職業素質,較強的團隊領導和溝通能力,符合國際標準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
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標準:(1)掌握基礎科學知識(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核心工程基礎知識(包括力學、材料、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系統控制等)和高等工程基礎知識(包括先進設計制造方法、生產系統、生產管理等);(2)具備工程推理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和知識發現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團隊領導和協作能力、交流與溝通能力(包括口頭講解和人際交互交流、文字交流、電子文檔/多媒體交流、圖形化交流、外語交流等)、計算機應用能力(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C語言/Autocad/Matlab/Solidwork/Mastercam等)、企業背景下工程項目的構思、設計、實施與運行能力;(3)具備創新思維、獨立思維、批判性思維、廣泛的好奇心和終生學習的習慣、時間和資源管理能力、良好職業道德等專業素質。
主要課程:(1) 基礎課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2)專業基礎課包括工程中的力學問題、工程材料、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系統控制等;(3)專業課包括工程中的數值計算、先進設計制造、工業設計、產品生產過程、生產管理等。
就業方向:可在各行各業從事與機械工程有關的產品設計、制造、研究與開發;也可從事管理、經營、質量檢測及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合作實驗班)
本專業采用CDIO(Conceive—構思、 Design—設計、Implement—實施、Operate—運行)國際工程教育模式,采用國內外聯合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在機電工程技術人才。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其中在廣州大學學習一年半,完成相應學分,在國外大學學習兩年完成相應的學分,最后一個學期回到廣州大學完成畢業論文和修讀未完成的課程,達到畢業和授予學位條件的,授予廣州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和本科畢業證書,以及國外大學相應的學士學位或寫實性文憑。
培養目標:采取CDIO國際工程教育模式,以育人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主導,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致力于培養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具有寬厚的科學和工程知識,較強的工程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系統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良好的人際和職業素質,較強的團隊領導和溝通能力,符合國際標準的高素質、具有國際交流能力與國際視野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標準:(1)掌握基礎科學知識(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核心工程基礎知識(包括力學、材料、機械設計與制造、機械系統控制等)和高等工程基礎知識(包括先進設計制造方法、生產系統、生產管理等);(2)具備工程推理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和知識發現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團隊領導和協作能力、交流與溝通能力(包括口頭講解和人際交互交流、文字交流、電子文檔/多媒體交流、圖形化交流、外語交流等)、計算機應用能力(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C語言/Autocad/Matlab/Solidwork/Mastercam等)、企業背景下工程項目的構思、設計、實施與運行能力;(3)具備創新思維、獨立思維、批判性思維、廣泛的好奇心和終生學習的習慣、時間和資源管理能力、良好職業道德等專業素質。
主要課程:(1) 基礎課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2)專業基礎課包括工程中的力學問題、工程材料、機械設計與制造等;(3)專業課包括工程中的數值計算、先進設計制造、工業設計、產品生產過程、生產管理等。在國外學習期間可以根據所在學校的課程計劃作相應微調。
就業方向:可在國內外的各行各業從事與機械工程有關的產品設計、制造、研究與開發;也可從事設備管理、經營、質量檢測及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本專業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音視頻與藝術照明工程三個專業方向。學生入學不分專業方向,前兩年學習本專業平臺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成績,可選擇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音視頻與藝術照明工程三個專業方向之一學習。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1.電子信息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電子信息工程方向培養掌握電子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現代電子開發軟件進行電子產品設計和應用單片機進行智能系統開發的基本技能。主要培養能夠通過學習通信和信號處理等理論,并選擇性地掌握DSP、FPGA和ARM等高級嵌入式開發技術。通過學習,學生將成為能夠在電子信息領域進行營運、管理、開發、設計、集成和應用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數據通信和網絡、計算程序設計、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微機原理、數字信號處理、DSP系統設計與應用、數字電視原理與應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接口技術、EDA技術與應用、電子電路CAD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電子信息產業各國民經濟部門及國防部門從事電子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集成以及生產管理和營銷推廣等工作。
2.通信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掌握現代通信系統和電信網絡的設計、開發、工程建設、維護優化及網絡管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通信系統原理、高頻電子線路、電磁波理論基礎、移動通信、計算機通信技術、現代交換技術、通信系統工程、移動網絡優化、寬帶接入網、多媒體通信技術、光傳輸網絡、電信網絡管理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方向培養的是通信、電子、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在電信運營企業(比如移動、電信、聯通)及其代維企業、電信設備制造商(比如華為、中興)、增值業務提供商(比如騰訊、億陽)、電信設備及網絡集成商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通信、電子、計算機網絡的設計、工程建設、維護、優化、網絡管理及相關設備和系統的軟硬件開發等工作。
3.音視頻與藝術照明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本方向培養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具有扎實的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基礎,掌握音視頻技術、藝術照明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理論基礎和應用技能,具備電子、音頻、視頻、藝術照明設備設計開發和系統集成設計以及聲像攝錄制作能力。
主要課程: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技術、音樂基礎知識、建筑聲學、電聲學基礎、聲頻系統工程、視頻系統工程、藝術照明系統工程、MIDI與計算機音樂、音視頻與藝術照明技術CAD、錄音系統與錄音技術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電臺、電視臺、電影制片廠;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文化、電教、宣傳等部門;電子、音視頻、燈光設備生產研發部門;音像出版社及影音制品公司;多功能禮堂、影劇院、體育場館、娛樂場所及文藝團體;音響燈光工程公司;智能建筑弱電工程公司從事科研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及營銷推廣等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設有電力系統自動化、工業自動化和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三個方向,旨在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裝備制造、系統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試驗分析、電力電子等技術開發以及計算機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電機學、電機拖動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運動控制技術、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電力工程基礎、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電力系統分析、智能電網技術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電力行業、新能源行業、電氣裝備制造和應用行業,或者工業自動化設備集成制造行業、自動化設備和技術的應用行業從事電氣、電子、自動化產品的研究、開發、集成、管理、安裝、檢測與維護等技術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