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麻醉學是一門研究臨床麻醉、生命機能調控、重癥監測治療和疼痛診療的科學,通常用于手術或急救過程中。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密切結合的學科。
麻醉學是醫學領域中一門新興的、獨立的學科,是臨床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1984年,衛生部1989年12號文件均已把麻醉學科列入臨床醫學二級學科。麻醉學已成為一門研究臨床麻醉、重癥監測治療(ICU)、生命復蘇(CPCR)、疼痛機制和治療的專業學科。隨著人們對麻醉學科在臨床醫學的重要性認識的增加,醫學院校已越來越注重麻醉學專業高級人才的培養,目前全國已有52所醫學院校先后開設了麻醉學專業。
麻醉學科是一個主動發展的學科,①麻醉科工作領域:由原來的手術室逐漸擴大到門診與病房;②業務范圍:由臨床麻醉逐步擴大到急救,心肺腦復蘇、疼痛的研究與治療;③臨床麻醉工作重點將逐步轉向人體生理機能的監測、調節、控制及麻醉合并的治療等。現代麻醉學,無論在麻醉學理論,還是在麻醉藥品、監測、設備、麻醉技術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進展,為外科學的迅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突破了以往的手術禁忌,致使麻醉亞專科(心臟麻醉學、神經外科麻醉學、小兒麻醉學、老年麻醉學等)大大擴延。國外已提出將“麻醉科更名為圍手術科(Departmentofperioperation)”的新思維。
我校較早就有麻醉學專業辦學經驗,1998年、1999年我校成教院各招收40名麻醉學專業(大專學歷)學生,有成功的教學與管理經驗。麻醉學專業本科為適應手術學科迅猛發展的需要,于2009年起正式自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本著自愿、公正、擇優的原則,成功開班,迄今為止已招收了3屆共90余名學生。2011年起獨立承擔麻醉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
麻醉學專業方向主要依托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在學院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開拓創新、與時俱進,逐漸形成了富有特色,實力雄厚,在教學、科研、醫療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先進集體和重點學科,安徽省麻醉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已成為省內外知名、皖北地區龍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從單一的麻醉學教研室發展為麻醉醫學專業,先后成立了《臨床麻醉學教研室》、《麻醉實驗中心》等。承擔著麻醉碩士研究生、麻醉本科生、外籍留學生等不同層次的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任務。
本專業共有正式在編專業教職工30余人,其中主任醫師9人,副主任醫師7,副教授7人,講師8人,助教8人。獲得博士學位1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學位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其中50歲以下的教師占全系教師總數的96%。麻醉醫學系有較好的學術梯隊,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朝氣蓬勃的專業師資隊伍。
近年來,學校為麻醉學專業先后投入大量經費,用于添置相關教學設備,以滿足麻醉學專業教學的需要。采用前期趨同、后期分流的專業啟動的方式規劃人才培養。招收入校的新生在本科前2.5年的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和臨床課程學習階段與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同步學習,從本科3年級下學期開始進行麻醉學專業的專業課程學習和1年的專業畢業實習。
二、專業培養目標
麻醉專業培養目標是適應現代醫學事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富有時代特征和創新精神的從事臨床麻醉、危重癥醫學(ICU)、復蘇和急救、疼痛診療工作的臨床醫師。
三、學制、學位
修學年限:5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四、主干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臨床麻醉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麻醉設備學、麻醉解剖學、麻醉藥理學、內科學、外科學、臨床麻醉學、危重病醫學、疼痛診療學。
五、實習基地
我校有2個直屬附屬醫院、10個非直屬附屬醫院、實習醫院30多家。僅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有手術臺30余臺,每年可安排100名學生的臨床實習需要。
六、目前學生就業、考研情況。
省內外麻醉學專業人才缺乏,業務素質有待提高。我省更為突出,表現在麻醉醫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無麻醉專業執業資質人員仍從事臨床麻醉工作,高學歷麻醉醫師不足1/5;政府“民生工程”的推廣,使百姓看病大大方便,目前現有的醫療資源,永遠不能滿足社會實際增長需求,特別對具有麻醉專業醫師的需求量更為激增。據中華麻醉學雜志統計:麻醉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遠大于其他醫學專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畢業生的自主就業方式大大增加,使本專業人才就業前景看好。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