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簡介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是鞍山師范學院最早成立的理科學院之一。院現設化學(師范)、應用化學、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科學(師范)五個本科專業。并與東北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及沈陽農業大學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科研能力較強、教學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其中碩士生導師5名,教授9名,副教授10名,博士12名。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現有二十余個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美國安捷倫公司的氣質聯用儀等十余臺近600萬元的先進大型精密分析儀器,為全校的教學科研服務。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重視教學工作,以人為本,以教學為中心、提高教學質量為生命線,以重點學科建設為龍頭、專業建設為主線,立足鞍山,面向遼寧,服務于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應用化學專業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本科示范專業,應用化學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現有省級精品課兩門,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項。
化學學科是鞍山師范學院學重點學科,兩個研究方向為"天然產物化學"、"生物有機分析化學",其研究成果在國內頗有影響。近年來,該學科承擔國家省市科研項目30余項,總經費300余萬元,獲省市科技進步獎10余人次, 每年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并研制開發出一系列高科技產品。曾與澳大利亞MONASH大學、俄羅斯利佩茲克國立師范大學等國外大學的研究機構在學術領域進行廣泛合作。曾承辦了“第十屆全國有機質譜學術年會” 、“第十三屆全國有機及生物分析學術年會”。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具有優良的治學傳統,多年來向社會輸送大量優秀的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不斷提高。許多學生考取天津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重點大學的研究生,部分優秀學生到國外大學繼續深造,研究生考取率超過30%。培養的學生有數十人評為中學高級教師、近百人成為中學教學骨干,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還有部分學生成為企業高管、研發骨干。
隨著辦學水平的提高和社會聲譽的影響,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為社會服務的區域不斷擴展。現掛靠在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的機構設置有:遼寧省化學會天然產物化學專業委員會、遼寧龍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鞍山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鞍山市化學會、鞍山市生物學會、鞍山師范學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 鞍山師范學院兒童營養研究中心。在學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依靠專家治學,將不斷改革、創新,加強各方面建設,達到可持續發展。
化學專業(師范類)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能較系統扎實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在中等學校進行化學教學和化學教學研究能力的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分析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儀器分析實驗、生物化學、結構化學、基礎化學實驗、化學教學理論與方法、中學化學教學方法、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實驗、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高等數學等。
就業方向:中學,職業中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學制及授予學位: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應用化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道德素質和較好的文化與科學素養,能夠較系統扎實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化學﹑化工﹑醫藥﹑食品﹑環保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分析、檢測、研發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知識培養與能力創造: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德育工作,培養學生在初步掌握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大學英語、化工制圖等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全面系統學習和掌握應用化學及化學工程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能了解國家在化學相關產業知識產權方面的政策、法規。了解化學、化工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最新發展動態及化學相關產業的發展動態。具備終身可持續學習、研究、管理的綜合能力。掌握中外文資料閱讀、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備一定的實驗設計和創新能力,能撰寫報告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應用計算機管理業務的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 無機化學及實驗、有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儀器分析化學及實驗、物理化學及實驗、結構化學、化工原理及實驗、生物化學、精細化工、波譜分析、應用化學綜合實驗、文獻檢索與科技寫作、專業英語、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及實驗、大學英語、計算機、馬列原理、鄧小平理論等。
就業方向: 化學、化工、醫藥、食品、環保、石化等企事業單位及科研院所。
學制與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生物科學(師范)專業
生物科學(師范)專業是化學系專業群的基礎專業。專業教師分別畢業于香港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名牌大學。有博士4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專業教學條件較好,儀器設備先進;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遼寧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鞍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教學成果顯著,教學團隊承擔了多項省級、校級教學改革項目。并在SCI收錄雜志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同時與東北師范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扎實的生命科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有較強的實驗技能,有一定創新意識,較好的科學素養,掌握現代生物學理論和教育方法,掌握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技術、方法及檢測手段,具有較高從師素質的中小學校生物學教師及從事教育管理、教育研究工作的實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動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人體解剖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生物顯微攝影、生物標本制作、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物教學論、教育學、心理學。
知識培養與能力塑造:加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和德育教育;掌握數理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現代教育理念,掌握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了解生物學發展動態;掌握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技術和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研究能力、創造能力;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具有應用計算機處理業務的基本能力;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門外語;勝任中學生物學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學管理、教育研究工作。
就業去向:中小學及職業中等技術學校生物教師及教育科學研究和管理人員。繼續升學考取碩士研究生。
學制及授予學位:學制3-6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生物技術專業
生物技術專業是化學系專業群的支撐專業,與沈陽農業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專業教師分別畢業于香港大學、中國科學院、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名牌大學,有博士3人、教授3人。本專業教學條件較好,儀器設備先進;教師科研項目較多,主持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子課題及多項省、市、校級科科研項目,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遼寧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鞍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教學成果顯著,教學團隊承擔了多項省級、校級教學改革項目,獲一門省級精品課。培養學生近40%考取碩士研究生。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能全面發展,具有生物技術基礎理論、基本能力及從事與生物技術相關專業的技術工作的能力,能勝任生物分析、檢測、生物技術研發等工作的專業人才。
知識培養與能力塑造:加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和德育教育;掌握數理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生物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熟悉國家生物技術產業政策、知識產權及生物工程安全條例等有關政策和法規;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及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初步具有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研究、開發、生產或教學工作的能力;能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應用計算機處理業務的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及實驗、微生物學及實驗、遺傳學及實驗、細胞學及實驗、生物分析、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及實驗、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學語文等。
就業方向:部分繼續升學,其余在醫藥、食品、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環保、園林等生物技術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就業。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3-8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食品科學與工程簡介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鞍山師范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專業群的特色專業,專業于2006年開始招生,與沈陽農業大學聯合培養食品科學碩士研究生。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化學、生物學、食品工程、食品技術知識,熟悉國內外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質量安全體系和標準,重點面向食品分析、食品質量安全監控技術等相關領域,能在食品科學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復合型應用技術人才。
知識培養與能力塑造:具備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營養學、微生物學和食品安全與衛生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掌握食品營養與功能成分分析檢驗及安全性檢驗的基本方法; 掌握食品貯藏加工原理和技術;具有食品物流及生產技術管理和技術經濟分析的能力;熟悉食品法規與標準,了解國內外食品質量與安全領域的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了解知識產權法規,具有一定科研創新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初步具備參與國際食品貿易的能力。
主要課程 :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與保藏原理、食品分析與檢測、食品營養與衛生學、食品生物技術、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微生物學、儀器分析、生物化學、高等數學。
就業方向:食品分析及檢驗、食品質量與監督、衛生防疫、食品生產、物流管理等相關的企事業單位。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擁有一支教學團隊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實力較強。有教授1人、博士1人,博士在讀1人。專業教師畢業于韓國慶尚大學、沈陽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多家名校。食品生物技術教學團隊被列為校系共建教學團隊,承擔了多項省級、校級教學改革項目,獲一門省級精品課,教學成果顯著。培養學生研究生考取率全校排名前列,且就業形式較好。辛廣教授現任化學與生命科學院院長、學前教育(學齡前兒童食品營養方向)專業碩士導師和沈陽農業大學聯合培養碩士導師,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鞍山南果梨》(GB/T19958-2005)主要起草者,遼寧省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畜產品加工分會常務理事,主持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子課題,在南果梨保鮮、軟棗獼猴桃保鮮等領域擁有多項產業化成果。獲得過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遼寧省農業科技進步二等獎、鞍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
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專業簡介
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專業是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專業群的特色專業,有學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和學齡前兒童營養研究中心的支撐,食品營養研究基礎較好,檢測分析力量強大。師資隊伍中專業教師6人,教授1人,博士2人,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專業帶頭人侯冬巖教授是全國優秀教師,鞍山師范學院重點學科責任教授,中國質譜學會副理事長,遼寧省化學會天然產物專業委員會主任,《質譜學報》、《食品科學》編委,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天然產物化學。教師主持各類科研項目22項,科研經費150萬以上;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
本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具有生物化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分析與檢驗、食品安全與檢測、教育學等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在中等職業教育、學前教育領域的相關專業,從事教學與科研和培訓工作;能在社區、中小學等從事營養咨詢工作;同時能在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領域從事食品營養與檢驗、公共營養指導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培養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誠信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知識,具備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能夠從事營養指導、食品行業的教育教學及培訓工作的能力;掌握食品營養成分及其加工特性,具有食品營養開發與保健、合理搭配營養、平衡膳食的能力;掌握食品衛生與毒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有對食品的安全性進行分析與評價的能力;掌握食品分析檢驗、食品品質控制的方法,具有對原材料、中間產品及成品進行分析檢驗的能力;具有一定外語水平,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營養學、食品衛生學、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工藝學、食品感官檢驗、食品毒理學、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檢驗與分析、食品微生物檢驗、食品質量管理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勝任幼教、中小學的食品營養師工作,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擔任食品營養與檢測的教師,在食品營養培訓機構從事培訓工作,以及其他非教育類的企市業從事食品工程師、食品技術員等崗位。
學制及授予學位: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