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前景 本專業以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為基礎研究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農業環境保護的理論和技術。通過研究土壤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征以及土壤的開發利用改良和保護,為合理利用土壤資源、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通過揭示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過程和調控機理,以及植物高效吸收利用養分水分的生理及分子機制的基礎上,探究養分資源管理的原理與技術,提高植物生產力和養分資源的利用效率,保護環境,實現農業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耕地、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是我國始終堅持的基本國策。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資源與環境的服務范圍已經從土壤肥料領域擴展到了生態建設、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在生命科學和地球科學的各個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專業特色 甘肅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具有資源科學與環境科學交叉融合的特點,研究與應用的領域廣泛。本專業在加強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強化專業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專業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使畢業生具有較強的擇業競爭能力及較寬的就業適應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備農業資源與環境方面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或單位從事土壤資源利用與管理、植物營養、環境監測及保護等領域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要求學生系統掌握土壤、植物營養、環境監測、環境保護、生態、遙感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環境監測與評價、氣象觀測、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良好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科研和農業資源開發、高效可持續利用及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干課程 農業氣象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微生物學、土地資源學、土壤調查與評價、土壤農化分析、施肥原理與技術、農業生態學、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儀器分析、環境監測、遙感概論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培養農業資源與環境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特色明顯,畢業生考研深造的渠道寬,就業的行業廣,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主要在農業、環保、土地資源管理等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從事相關的管理與科研工作,在肥料生產企業、綠色農產品生產與出口企業、生態規劃與環境評價公司等企業從事技術開發工作,在工礦企業從事環境監測、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時,畢業生還可考取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等職業資格,為就業、創業提供支撐條件。往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0%,考研率在30%以上。
繼續深造 本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化學、生物學、地學的綜合知識,知識面寬,發展空間大;同時具有水土資源保護、植物營養與養分高效利用的專業技能,在肥料生產與產品研發、農業環境監測新技術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專業技能。畢業生繼續深造的渠道寬,可在全國范圍內報考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生態學、環境科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土地資源管理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