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歷史 甘肅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源于盛彤笙、胡祥壁、朱宣人、許綬泰、廖延雄、謝錚銘、陳北亨等眾多著名獸醫學家和教育家1946年創立的國立獸醫學院,歷經西北獸醫學院獸醫系(1950年)、西北畜牧獸醫學院獸醫系(1951年)、甘肅農業大學獸醫系(1958年)、動物醫學系(1993年),至2001年更名為動物醫學院。
學科建設 學院獸醫學科是甘肅省重點學科。2002年獲得獸醫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下設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動物醫學工程4個二級學科博士及相應的碩士學位授權點。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博士后管委會批準設立獸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0年和2007年分別獲得獸醫碩士和獸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
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學術思想活躍、學術造詣深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54人,其中,教授17人,研究員1人,副教授12人,高級實驗師及高級獸醫師5人。博士生導師26人(含兼職16人),碩士生導師48人(含兼職2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動物醫學教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人,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和“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6人,國家級優秀專家1人,省級優秀專家3人,甘肅省第一層次“領軍人才”3人;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6人。3人獲得“國家教委霍英東基金會獎勵”, 5人獲得“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有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1人,全國“優秀青年科技標兵”1人,甘肅省“教學名師”1人,甘肅省“優秀教師”5人,甘肅省“師德標兵”2人。獸醫形態學教學團隊獲得國家級“教學團隊”稱號,臨床獸醫學教學團隊獲得甘肅省“教學團隊”稱號。
辦學條件 學院教學實驗中心現有實驗室5600m2,萬元以上儀器設備130多臺(套),儀器設備總價值1870多萬元;有1所動物醫院和1個省級重點工程研究中心(甘肅省牛羊胚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和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2個合作辦學單位,有18個實踐教學基地,并與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簽訂了互派畢業實習生的協議,與正大公司、禾豐集團等數十余家省內外大中型企業建立了友好的實習與就業關系;有盛彤笙基金、朱宣人基金、周祖齡基金、正大獎學金、大北農獎學金、禾豐獎學金等近十項獎助學金。
教學改革 近年來,學院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人才培養體系和課程建設,獲得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甘肅省教學成果獎,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甘肅省精品課程, 8門校級精品課程。動物醫學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008年~2009年,學院分別被授予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人才培養 學院自1946年本科招生,1953年碩士招生,1984年博士招生,2000年獸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2007年培養獸醫博士研究生。在六十多年的人才培養歷史中,繼承和發揚了盛彤笙、胡祥壁、朱宣人、許綬泰、廖延雄、謝錚銘、陳北亨等眾多著名獸醫學家和教育家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的優良傳統,為我國培養了7000多名獸醫專業人才。
科學研究 學院先后承擔完成了國際科學基金、國際原子能機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部委項目等120余項,其中15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1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0余項。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近1000篇,其中50余篇被SCI收錄。主編和參編全國高等院校統編教材18部,主編各類專著、譯著40余部
培養能力 學院年招生培養本科生150~180人、碩士研究生90~100人、博士研究生25~30人。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