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前景 本專業是我校傳統優勢專業之一,是服務于種植業的一門綜合學科。重點學習和掌握作物生產、作物品種選育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同時涉及農業環境、植物保護、農業經濟等學科知識。其以農作物為對象,以人工調控為手段,實現作物高產、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學科發展前景廣闊。
學科實力 本專業設有作物遺傳育種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兩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作物學博士后流動站1個。現有教授14人,副教授3人,其中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1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4人,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站長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省級優秀專家1人,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層次3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人。有作物遺傳育種教學團隊、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甘肅省干旱生境作物學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等直接服務于實踐教學、生產實習和科學研究。同時設有富農、甘鑫等獎助學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作物生產、作物遺傳育種以及種子生產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業及其它相關的部門或單位從事與農學有關的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專業特色 農學專業緊緊圍繞我國和甘肅省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需求,以北方農業生產為區域特色;以實踐性教學為教學特色,逐步形成特色鮮明、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農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中心。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生態科學、作物生長發育、遺傳規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作物生產和作物新品種選育等方面基本技能訓練,具有作物育種、作物栽培與耕作、種子生產與檢驗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課程 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基礎生物化學、植物保護學、土壤農業化學、遺傳學、田間試驗統計、農業氣象學、作物育種學、種子學、作物栽培學、耕作學、農業推廣學、農業生態學、農業經濟管理、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種子學、農作學等。
所授學位 農學學士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可進入農業行政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部門以及種子生產加工企業或國(私)營農場等企業,從事作物生產,作物育種與種子工程,農業科技推廣,行政管理,特種植物生產管理,農產品加工與貿易,農產品期貨貿易等工作;也可進農業科研院所和大、中專農業院校或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從事相關科研與教學工作。
深造情況 畢業生可在全國范圍內報考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育種學、種子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發育生物學、農業生態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本院設有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藥用植物資源與利用、設施作物4個博士及相應的碩士學位授權點和作物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近年來,有30%左右的畢業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