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學院是山西醫科大學的二級學院。公共衛生學科創建于1951年,1953年成立山西醫學院衛生系,1955年由山東醫學院、江蘇醫學院和浙江醫學院衛生系的部分師生合并到我校成為全國六大衛生系之一。1996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學院有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社會醫學、衛生事業管理學、衛生毒理學、衛生化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環境衛生學、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兒少衛生學10個教研室,1個教學實驗中心,有預防醫學與營養食品科學2個研究所;學院為國內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與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設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院現有省級重點學科一個(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省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2001年成為國家首批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學位(MPH)試點單位。2013年,本學院實驗中心被評為“十二五”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擁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教學科研樓建筑總面積約達7800平方米。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71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6人。有省級教學名師4名,博士生導師13名,碩士生導師21名,
山西省“百人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4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名,“131”領軍人才13名,山西省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4人。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與環境衛生學為山西省研究生優秀導師團隊。目前,學院已形成了一支業務素質強,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院培養多層次人才,包括博士后、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迄2013年共畢業學生5200余人。在校學生考研率較高,近幾年平均考研率為42.5%。研究生培養水平高,多篇研究生畢業論文獲山西省優秀博士論文或優秀碩士論文獎,一篇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與同煤集團合作創建“山西省煤礦公共衛生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建有省內外3個研究生培養基地和21個本科生實踐教學基地。
學院有一批在國內本專業領域頗具知名度的教授,有教師擔任國際學會理事,每一個學科都有教師擔任全國學科專業學會的理事、委員、常務委員及副主任職務;多名教授擔任衛生部規劃教材、國家普通高等教育等教育規劃教材主編和編委,還有數名教授擔任各學科的國際雜志和全國性雜志的編委。學院的大部分中青年教授已成為各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在國內嶄露頭角,兩位擔任國家“十五”規劃教材主編,四位擔任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主編,兩位擔任“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2004年預防醫學專業被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山西省品牌專業”,2008年,該專業又被教育部、財政部評為“國家特色專業”。2013年,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流行病學兩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為山西省研究生教學精品課程。目前,該專業有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優秀課程。
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獨具特色,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近3年來,共承擔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51項,其中國家級(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十二五”重大專項子課題等)和國際合作項目19項,經費合計1084萬元。發表科研論文439,其中SCI收錄31篇,編寫論著20部。科研成果鑒定3項均達國際先進水平。共有11項科技成果獎勵,其中含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1項,專利4項。近年來,學院大力加強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互訪,教師多渠道出國進修、攻讀學位,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與國際同行合作課題研究。學院于2002年在太原成功主辦了“職業與環境因素對免疫和神經系統影響”的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又主辦了“環境與健康-從科研到政策”國際論壇,增進了國際學術交流,提高了學院學術影響。
在新的世紀,學院將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會,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為培養適合二十一世紀的新型醫學人才而奮斗。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