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專業簡介
護理專業
旨在培養學生掌握護理專業必須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保健知識;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應用“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整體觀理論和現代護理知識為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對護理對象進行健康評估,具有分析和解決臨床常見護理問題的綜合能力;具有規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觀察護理對象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藥物療效的能力;具有對急、危、重癥病人應急護理、搶救配合和監護的能力;具有較好的自我管理、病區管理和病人管理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畢業生可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包括老人院、社會福利院)從事臨床護理、康復護理、老年護理、衛生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
主要課程:
護理學導論、基礎護理技術、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重癥護理學、五官科護理學、中醫護理學、護理禮儀、護理心理學、護理人際溝通、護理管理學、營養學、康復護理學、精神護理學、老年護理學、社區護理學等。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
培養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醫療技能;掌握口腔醫療保健工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熟悉口腔流行性疾病的普查及預防;具有熟練的制作常用修復體的能力;具有一般的制作常用矯治器的能力;具有正確使用口腔修復常用材料的能力;具有對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初步防治知識。畢業生能在不同級別的醫療單位或加工廠開展口腔醫學工藝技術、口腔修復臨床工作及常見口腔疾病的預防保健。
主干課程:
疾病學基礎、臨床醫學概要、牙體學、固定義齒工藝技術、可摘義齒工藝技術、全口義齒工藝技術、口腔材料學、口腔臨床醫學(口腔內科學和口腔外科學)、口腔醫學美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預防醫學等。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
培養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電子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醫學影像學范疇內各項技術(包括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DSA、超聲醫學、核醫學、介入醫學等)及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具有運用各種影像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的能力;熟悉有關放射防護的方針、政策和方法,熟悉相關的醫學倫理學;了解醫學影像學各專業分支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畢業生能在各級醫療第一線從事醫學影像診斷、醫學成像技術及影像設備維修和營銷等方面工作。
主干課程:
影像電子學基礎、生理學、病理學、放射物理與防護、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設備管理、醫學影像成像原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醫學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介入醫學、核醫學、放射治療技術及營銷等。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培養學生具備檢驗醫學的基本操作能力;具備較快的掌握新儀器、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具備常用儀器保養和維護的能力;具備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具有計算機應用的基本能力;具備文獻檢索、進行檢驗醫學科研的初步能力;具備臨床基礎檢驗、血液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免疫學檢驗等醫學檢驗項目的實際操作能力。本專業畢業生適應的職業崗位群(就業單位)有:醫療衛生機構(各類各級醫院、療養院、康復中心等);疾病控制中心(衛生防疫站所、檢疫站所);高科技生物制品研究開發單位;醫學科研機構;相關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外資企業;制藥廠等。
主干課程:
臨床檢驗、血液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等。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學生掌握臨床醫學和康復醫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掌握常見康復功能評定技術、各種康復治療技術、(包括運動治療、物理因子治療、作業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針灸推拿等)。能對傷、病、殘、慢性病(如偏癱、截癱、腦癱、骨折、關節置換術后、肩周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冠心病、慢阻肺等)及老年患者的病史進行分析,對其功能障礙進行評定,制定出合理的康復計劃,并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傳統和現代康復治療技術對其進行康復治療。畢業后主要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從事康復治療服務,同時能運用康復知識,向個體、家庭、社區等提供整體康復服務。
主干課程:康復評定技術、運動治療技術、作業治療技術、疾病康復、中醫傳統康復治療技術。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