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學院】工學院
【專業建設概況】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是在繼承原機電系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方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過 20多年的建設,機電一體化方向的師資力量、實驗設備、科研水平以及社會影響等方面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和相當的實力,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的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于2009年正式開設機械電子工程新專業并開始招生。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專業建設方向為自動化生產線,代表了當今先進制造業研究發展的主流和前沿。專業特色鮮明,充分體現出理工結合、多學科綜合與交叉的特點,與專業對應的機械電子工程學科已被列為校重點學科進行建設。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工程力學、電工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液壓與氣動、機電傳動控制、自動化生產線。
【師資力量】有一支理論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能夠從事機電類專業教學與科研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8名,副教授6名,高工1名,講師9名,其中博士5名,碩士6名,普遍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開發能力和優秀的教學業務能力。
【專業學習要求】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習年限三至六年。畢業要求學分為160學分。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的學習重點:基礎類: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原理、C語言、電工電子
專業類:機械設計、自動控制、機電一體系統設計、低壓電器與PLC、液壓與氣動、機電傳動控制,機電系統設計。
【實踐環節】專業認識教育、機械零件測繪、金工實習、機械原理課程設計、電工電子實習、機械零件課程設計、機械設計綜合訓練,機電一體化訓練,自動化生產線課程設計與實訓,機電系統實訓,電器系統綜合實訓、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就業去向】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集機械、電子、控制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專業,知識結構先進,適應面寬廣,發展潛力大,是一個發展迅速、需求巨大的熱門專業,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社會藍皮書》中,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就業率名列第一。
學生畢業后可在機械、電子、電力、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兵工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機電一體產品的設計、制造、應用研究、生產線運行、設計、維護管理以及機電一體化方向教學等工作。
【畢業生初次就業率】2013年94.34%。
【地方產業(行業)背景】在國家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政策的推動下,浙江機電行業呈現加快發展態勢,產銷增速穩定提高,出口發展速度加快,經濟效益增長顯著。機電行業已由平穩增長進入快速增長期。浙江省機電行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近20000家,職工280萬人,資產合計約10000億元,產銷突破10000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產業,企業急需大量的機械裝備開發以及維護方面的人才。
機電行業作為紹興的支柱產業之一,機械行業總產值約占紹興市工業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對紹興市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影響。目前規模以上企業數達1000多家,全行業注冊資本金總值約250億元,全行業資產總值約950億元,產銷約1800億元。目前急需大量的機械設計、制造類專業技術與管理經營人才。
由紹興市機電行業主要企事業單位和企業家組成的紹興市機械電子工業聯合會設在紹興文理學院機械工程系,這為本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實習、就業見習、就業等均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通道。
【專業特色介紹】以培養人才為目標,以重點學科為依托,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使專業與學科建設協調發展,強化特色,打造品牌。凝煉學科方向,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培育學科優勢。以重點學科為依托,充分發揮學科建設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共性為基礎,個性為特色”的培養理念和“工程應用型”的目標定位清晰,“項目驅動,校企貫通”的實踐教學體系行之有效,并獲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打破傳統課程設置體系,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教學過程以課程組模式組織教學,合理設置核心課程,創新教學理念。科學規劃教學內容,注重知識學習的連貫性、實用性,使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素質提高有機結合。
在實踐教學體系設置方面,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為目標,科學合理地設置訓練環節、課程設計和實習內容,強化實踐環節和企業頂崗實訓環節。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強化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畢業生不但以多崗位適應性強和就業競爭力強而受到行業企事業單位的歡迎,而且面對就業和就業之后的崗位工作充滿自信。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