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的和要求:通過對本章的學習,了解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重大意義,掌握“十七大”指出的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主要任務。
第一節 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并明確提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這是我們黨著眼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拯力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部署。社會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主要包括發展社會事業、擴大公共服務、協調利益關系、完善社會管理、調處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以及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設。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并強調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快推進社會建設,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認識、新概括,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编囆∑酵娟P于社會主義本質這一科學和精辟的論述,體現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既要求大力發展生產力,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質基礎,又要求不斷完善生產關系和分配關系,使全體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根本目標,就是通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極大地增加社會物質財富,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時,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極大地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不斷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我們黨關于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經濟發展的目標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進社會進步的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生活、生產和生命安全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益,努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和落腳點。因此,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集中現,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體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為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體地說,就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就是要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以人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說過,未來的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我們從事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理所當然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以人為本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也是進一步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具體體現??茖W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方面??茖W發展觀要求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推動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三、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就是要擴大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是要理順分配關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處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就是要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同時又是十分重要而緊迫的工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抓住了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抓住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和影響社會和諧安定問題的關鍵,有利于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有利于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