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藥品使用說明書 | |
產品名稱 | 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 |
英文名稱 | VINCRISTINE SULFATE FOR INJECTION |
產品分類 | 藥品/化學藥品/抗腫瘤藥物 |
用途分類 | 呼吸系統類/肺癌 |
主要成份 | 硫酸長春新堿 |
劑 型 | 注射劑 |
用 途 | ①.急性白血病,尤其是兒童急性白血病,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療效顯著。②.惡性淋巴瘤。③.生殖細胞腫瘤。④.小細胞肺癌,尤文肉瘤、腎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⑤.乳腺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消化道癌、黑色素瘤及多發性骨髓瘤等。 |
用法用量 | 成人劑量1~2mg(或1.4mg/m2)最大不大于2mg,年齡大于65歲者,最大每次1mg。兒童75μg/kg或2.0mg/m2,每周1次靜脈注射或沖入。聯合化療是連用2周為一周期。 |
產品說明 |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疏松狀或無定形固體,有引濕性,遇光或熱易變黃。 |
【藥理毒理】長春新堿為夾竹桃科植物長春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抗腫瘤作用靶點是微管,主要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影響紡錘體微管的形成。使有絲分裂停止于中期。還可干擾蛋白質代謝及抑制RNA多聚酶的活力,并抑制細胞膜類脂質的合成和氨基酸在細胞膜上的轉運。長春新堿對移植性腫瘤的抑制作用大于長春花堿且抗瘤譜廣。除對長春花堿敏感的瘤株有效外,對小鼠Ridgeway成骨肉瘤、Mecca淋巴肉瘤、X-5563骨髓瘤等也有作用。長春新堿、長春花堿和長春地辛三者間無交叉耐藥現象,長春新堿神經毒性在三者中最強。 | |
【藥代動力學】靜注長春新堿后迅速分布于各組織,神經細胞內濃度較高,很少透過血腦屏障,腦脊液濃度是血漿濃度的1/30~1/20。蛋白結合率75%。在成人,t1/2α小于5分鐘,t1/2β為50~155分鐘,末梢消除相t1/2γ長達85小時。在肝內代謝,在膽汁中濃度最高,主要隨膽汁排出,糞便排泄70%,尿中排泄5%~16%。長春新堿能選擇性地集中在癌組織,可使增殖細胞同步化,進而使抗腫瘤藥物增效。 | |
【不良反應】①.劑量限制性毒性是神經系統毒性,主要引起外周神經癥狀,如手指、神經毒性等,與累積量有關。足趾麻木、腱反射遲鈍或消失,外周神經炎。腹痛、便秘,麻痹性腸梗阻偶見。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和腦神經也可受到破環,并產生相應癥狀。神經毒性常發生于40歲以上者,兒童的耐受性好于成人,惡性淋巴瘤病人出現神經毒性的傾向高于其他腫瘤病人。②.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較輕。③.有局部組織刺激作用,藥液不能外漏,否則可引起局部壞死。④.可見脫發,偶見血壓的改變。 | |
【注意事項】①.僅用于靜脈注射,漏于皮下可導致組織壞死、蜂窩織炎。一旦漏出或可疑外漏,應立即停止輸液,并予相應處理(參考氮芥外漏的處理)。②.防止藥液濺入眼內,一旦發生應立即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以后應用地塞米松眼膏保護)。③.沖入靜脈時避免日光直接照射。④.肝功能異常時減量使用。 |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不明確 | |
【藥物相互作用】1.吡咯系列抗真菌劑(伊曲康唑),增加肌肉神經系統的副作用。如發現有副作用,應進行減量、暫停或停藥等適當處理。伊曲康唑有阻礙肝細胞色素P-4503A的作用,長春新堿通過肝細胞染色素P-4503A代謝,合用可使長春新堿代謝受抑制。 | |
2.與苯妥英鈉合用,降低苯妥英鈉吸收,或使代謝亢進。 | |
3.與含鉑的抗亞、惡性腫瘤劑合用,可能增強第8對腦神經障礙。 | |
4.與L-天冬酰胺酶合用,可能增強神經系統及血液系統的障礙。為將毒性控制到最小,可將硫酸長春新堿在L-天冬酰胺酶給藥前12-24小時以前使用。 | |
【貯藏】遮光,密閉,在冷處保存。 |
更多信息請查看呼吸系統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