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 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的肝病權威雜志Hepatology雜志上發表文章,解析肝癌患者介紹肝移植治療后的癌細胞轉移生物標記。
在2月份的Hepatology發表的文章中,樊嘉教授關注肝細胞癌患者肝移植手術后的復發問題。肝細胞癌(HCC)是一種惡性的侵襲性癌癥,對于不可用肝切除術來治療的肝細胞癌患者來說最佳的治療手段是進行肝臟移植。然而,不幸的是,有些肝細胞癌患者在接受肝移植后往往出現癌細胞轉移擴散的情況,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壽命。
為了鑒定與癌細胞轉移擴散相關的蛋白,樊嘉領銜的研究小組對接受肝移植術的肝細胞癌患者進行跟蹤隨訪,隨訪的患者包括有肝癌復發者和未復發者。研究小組鑒定出149種蛋白,其中一種名為鈣蛋白酶小亞基1(Capn4)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它是一種與多種癌細胞轉移擴散相關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蛋白。
研究發現Capn4在肝移植后的復發患者中的表達量很高,并且在體外實驗中研究發現Capn4具有增強癌細胞轉移的能力。研究小組用siRNA阻斷肝癌細胞中Capn4基因的表達,結果發現可極大地降低癌細胞的擴散性和侵襲性。用組織芯片技術進行調查發現,192例具有癌細胞轉移特性的肝癌患者細胞中Capn4都過度表達,單變量和多變量分析發現Capn4是一個可預測肝細胞癌患者預后情況(復發和存活時間)的獨立指標。
研究者得出結論,Capn4不僅可成為肝癌復發和預后的診斷生物標記,還可能成為具有潛力的治療靶位。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學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