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我國水資源的主要特點,一是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低,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三是水資源與產業布局不匹配。為此,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基本保障了人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但是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仍是我國當代四大水問題,并呈現出三個明顯特征:水資源短缺與用水浪費并存,防水災能力總體提高與水災害損失不斷加大并存,水生態和水環境局部好轉與整體形勢嚴峻的狀況依然沒有改變。
【習題示例】
根據給定材料,圍繞如何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等問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突出,觀點正確,內容充實,對策明確,措施具體可行,語言流暢,字數1000~1200字。
【參考范文】
科學開發利用水資源解決缺水問題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是生態與環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水資源短缺已然成為我國水資源安全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當前,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來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黨和政府始終把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擺在關系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動我國水資源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目前,我國水資源管理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資源配置和調控能力不斷提高,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與世界大多數國家相比,我國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水資源形勢。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生產力布局和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國情和基本水情仍將長期存在;水資源配置能力整體上仍然偏低,人均供水能力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水資源利用率還不高,單方水GDP產出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為0.48左右。
建設節水型社會,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強化行業用水定額管理,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依法核減取水量;用水產品和工藝不符合節水要求的,限制生產取用水。加大重點行業和關鍵環節的節水力度,在農業領域,繼續抓好大中型灌區和井灌區節水改造,發展現代旱作節水農業;在工業領域,優化調整區域產業布局;在城市生活領域,加強供用水管理,提高公眾節水意識。
推進河湖水系連通,增強水資源配置能力。從國家層面看,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構建我國“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戰略配置格局。從區域層面看,加快跨流域調水工程建設,繼續搞好引江濟太、引黃濟津濟淀、珠江壓咸補淡等應急調水,提高區域水資源承載能力。從相鄰河湖看,綜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治理、水系連通、科學調度等措施。
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推進水管理體制改革。繼續完善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規劃、配置、調度和管理。加快城鄉水務一體化進程,統籌城鄉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水源地建設、供水節水、排水治污及中水回用等工作,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