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社會保障關乎國民的切身利益,完善社會保障有利于提升國民的幸福感。針對看病難、看病貴這一突出難題,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整頓藥品流通秩序,公立醫院改革“試水”醫藥分開……這些給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問題。
但也要看到,切實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提高群眾健康水平,減輕群眾就醫成本,任務還很艱巨,“看病貴”問題仍然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高度關注。解決好這一問題,關系億萬群眾健康,關系萬千家庭幸福,關系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
【標準表述】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快速發展,各種新藥新技術不斷出現,必然帶來醫療費用大幅上漲。部分患者盲目就醫,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大醫院,增加了看病開銷,特別是外地患者還得花上交通、吃住等費用。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看病貴問題。
醫療服務體系、保障體系和藥品生產保障體系不完善,長期存在的體制、機制和結構性矛盾,以及管理的不足和曾經的失誤,是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的主要原因。如醫藥衛生資源總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基層衛生服務體系薄弱,醫療保障制度不完善,公立醫院公益性質淡化,藥品和醫用器材生產流通秩序混亂、價格虛高等。
看病貴由多種因素造成,這是醫療衛生領域諸多問題的集中反映,必須高度重視,綜合施治才能提高群眾醫保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具體措施】
一、擴大社會保障尤其是醫療保障覆蓋范圍
由于各種原因部分人群中斷參保現象時有發生,因此要繼續提高參保率。重點做好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并探索建立引導各類人員長期參保的機制。
二、加大國家投入水平,提高醫療資源供應
加大中央及地方財政投入,提高醫療資源的投入水平和投入力度。
三、強化對醫療機構運行的監管
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對醫療機構布局和規模進行科學規劃,抑制公立醫院盲目擴張,禁止舉債建設。加強對公立醫院財務監管,將其所有財務收支統一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堵塞收支漏洞,降低服務成本。
四、規范醫務人員從醫行為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重視醫務人員人文素養培養和職業素質教育,大力弘揚救死扶傷精神,加強對收受患者紅包、藥品回扣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