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4年8月21日,南京警方表彰了8月17日在夫子廟景區救起落水女子的南非人斯泰斯先生,專門在其下榻的酒店大廳舉行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并向他頒發了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獎杯。
8月18日,一段“外國人秦淮河勇救跳河女子”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記錄了17日發生在南京夫子廟景區的一幕:一名外國大叔,跳下水救起了一名落水女孩后,對她進行了施救。他急救溺水者的動作嫻熟,連南京市急救中心的醫生在看過視頻后,也禁不住夸他動作標準,是經過嚴格訓練的。
【標準表述】
見義勇為,弘揚的是社會正氣,彰顯的是社會正能量。之前,見義勇為的大都是國人,這次見義勇為的是外國人,以此看來,見義勇為的精神、雷鋒精神是沒有國界的。國人在學雷鋒,其實雷鋒精神也傳播到了國外,雷鋒精神與志愿服務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見義勇為,需要足夠的力量、勇氣與智慧,單純地依靠力量那是盲目、蠻干,單純地依靠勇氣不能解決問題,單純地依靠智慧卻沒有技能無法踐行見義勇為,所以說三者缺一不可。這也啟示我們,救人不能盲目,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進行。如果不會游泳,應該第一時間向周邊人或者警方求援。在國外,急救技能的培訓比較普遍,而急救技能卻是不少國人的短板,這也啟示公眾,應該加強急救技能的學習,多一種技能防身,關鍵時刻能夠發揮作用。
【具體措施】
首先,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上,培訓相關急救人員、配備基本的急救工具尤為重要。對于地鐵工作人員、出租車司機、民警等人群,更應掌握急救知識,成為拯救生命的第一道安全網。
其次,動員市民真正自覺主動學習急救知識,不僅可以救助陌生人,對于家中一些突發情況往往也能起到關鍵作用。而在普及教育上,更應從學生入手。一方面,學生群體是意外事故的高發人群,校園安全也不能全靠老師盯著;另一方面,孩子們掌握急救知識,對于整個家庭的帶動也有幫助。
最后,法律法規要進一步完善,為救助行為做擔保。比如在美國的法律中便有相關條款,在緊急狀態下施救者因其無償的救助行為,如給被救助者造成某種損害時可免除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