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影響居民生活品質和城市形象的焦點問題,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迫在眉睫。多年來,為了治理交通擁堵,北京市已經出臺了多項措施,從實施限行措施,到實施搖號限購政策,再到大幅提高中心城區停車費,一系列的治堵措施實行下來,老百姓的感受是“北京的交通依舊很堵”。
【標準表述】
一、人口數量過快增長,家庭購車也隨之增長,這些都給城市交通帶來壓力。
二、城市功能區劃分存在重大缺陷,上班地點基本都集中在四環以內,而不斷建設的住宅區卻大都在四環之外,造成每天早上車流從外向內狂涌,晚上從內向外狂逃。
三、城市的服務功能過多集中在城內,例如:大型超市、高級百貨商場、影劇院、中小學校等,造成人們不得不在擁擠的街道上再增添擁擠因子。
四、路網和公交體系有待完善。城市道路網絡尚不完善,路網連接不暢,城市路網系統先天不足,次干路和支路實施情況不好,道路微循環系統不暢。
五、部分市民規則和法律意識不強。亂闖紅燈、酒駕、違章通車等情況時有發生,影響交通秩序,阻礙道路通暢。
【具體措施】
首先,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倡導綠色出行。
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路網、加快鋪設高架橋、城市快速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同時,確保市民享受公眾交通的經濟負擔和時間損耗的減少,提高公共交通的運行質量和交通工具的舒適程度,讓市民體會到乘坐公共交通的舒適與便利,讓更多車主愿意放棄私家車出行。
其次,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通過設置多功能交通信號燈、合理分布電子交警等現代交通管理技術,及時疏導車流避免擁堵。加強交通擁堵預判預警,引導市民安排出行,利用多部門緩解交通擁堵會商機制,開展對天氣、路況的研判和預報,多渠道發布信息,引導市民科學合理安排出行計劃。
再次,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水平。
改變城市功能設計,用20-30年的時間,徹底弱化城市中心區的功能,將大量機構、事業單位、企業、大學、高新技術區、大型購物中心等遷移出城區,分散在離中心城區10-50公里的范圍內,使城區人口大幅度分散,上下班距離減少或可以不進入中心城區。
最后,加強規則和法治意識教育,引導文明出行。
加強對申領機動車駕駛證人員的培訓,尤其要加大“車德”教育,打造更加文明有序的道路環境。
緩解北京交通擁堵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廣大市民的積極支持。只要廣大市民給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北京市的緩解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就一定能順利實施,并取得預期的效果。